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 2009年, 3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9-12-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2009, 34(12): 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辛娟娟, 高向东, 顾觉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5种微生物药品主要分离纯化工艺的比较,讨论了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在微生物药品质量控制环节中,分离纯化工艺不仅关系到产品的收率,更与产品的质量密切相关。

  • 论文
    张森林, 曹胜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人们研制出一种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酮内酯类抗生素。第一代红霉素由于对胃酸的不稳定性,致使了第二代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的出现,而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近年来抗菌形势更加严峻,促使了第三代酮内酯类的研发,其代表药物为泰利霉素(HMR-3647)和喹红霉素(ABT-773),本文就其合成路线、药效学、构效关系等一一加以介绍。

  • 论文
    何勇智, 高强, 杜天飞, 王明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长效重组人胰岛素原类似物(SIIA-0801)的大肠埃希菌工程菌为研究对象,针对采用高细胞密度培养技术表达包涵体重组融合蛋白的关键参数,重点研究了诱导培养基成份(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种子细胞密度、IPTG诱导剂的加入量及诱导时间,诱导温度等因素与包涵体表达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其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培养基:1.5%蛋白胨,1%酵母粉,0.5%NaCl,0.8%葡萄糖和0.2%磷酸盐缓冲液(22mmol/LKH2PO4,40mmol/LK2HPO4)。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25%接种量,诱导温度37℃,接种培养1h后添加0.5mmol/L IPTG,继续诱导培养5h,发酵培养的总周期为6h。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比传统的LB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其产量提高了6倍多。该结果为长效重组人胰岛素原类似物(SIIA-0801)后续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论文
    宋小锋, 许平辉, 周桂香, 原增艳, 王玉玺, 吴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不同温度(29~34℃)对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合成红霉素(erythromycin)的影响,对不同温度下的发酵过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霉素合成的变温培养方法:延滞期及对数期初期温度控制在33℃,发酵中期32℃,后期降温至29℃的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此变温培养进行发酵,红霉素的化学效价和生物效价比恒温32℃培养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4%和11.1%。

  • 论文
    黄美英, 祁俊生, 李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头孢唑肟钠生产过程中影响其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旨在获得生产头孢唑肟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生产头孢唑肟钠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低于30℃,无水碳酸钠:头孢唑肟酸(质量比)=0.15∶1.0,反应时间2h,结晶前控制pH值为6.7,乙醇:头孢唑肟酸=30ml∶1.0g,乙醇滴加速度450 ml/h,养晶时间2h。产品收率达95.5%,产品质量满足药典标准。

  • 论文
    王欣荣, 孙敏, 何璧梅, 杨劲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HPLC-ELSD法测定在伏格列波糖生产中的中间体及产物。方法采用ALLTECH ELSD2000(95℃,3.0L/min),SUPELCOSIL LC-NH2(25c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0.05mol/L醋酸铵)(80: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结果Valiolamine在10.11~808.80μg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2.52%(n=6);voglibose在8.10~648.00μg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2.18%(n=6);二者分离度为3.0。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伏格列波糖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 论文
    姚蕾, 施亚琴, 胡昌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有效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型Luna色谱柱,以0.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4.0±0.1)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和254nm,采用双波长检测分区域计算。对舒巴坦主峰前的杂质峰,采用230nm的峰面积值按舒巴坦计算其含量;对舒巴坦主峰后的杂质峰,采用254nm的峰面积值按氨苄西林计算其含量。结果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能有效检测出氨苄西林二聚物、舒巴坦青霉胺等杂质;不同来源的杂质具有明显分区,与氨苄西林有关的杂质主要集中在舒巴坦主峰后,而与舒巴坦有关的杂质则集中在舒巴坦主峰前;采用双波长分区域检测杂质含量,可以将复方制剂中的有关物质含量同其原料氨苄西林钠和舒巴坦钠中的有关物质含量相联系。各杂质在不同波长下响应值不同。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可较好的分离氨苄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来源的各主要杂质,真实反映药品质量,有助于发现目前产品中的质量问题,进而促使产品质量的提高。

  • 论文
    王珊, 郑波, 李耘, 刘健, 薛峰, 吕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我国临床分离高水平耐红霉素的屎肠球菌中红霉素耐药基因及其水平转移情况。方法采用PCR法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和mef,转座子Tn917相关基因tnpA。采用质粒酶切图谱分析耐药菌同源性,采用固体培养基传递法和液体培养基传递法研究红霉素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情况。结果90株高水平红霉素耐药屎肠球菌中ermB基因阳性率为85.6%(77/90),mef基因均为阴性,15.6%(14/90)tnpA基因阳性的肠球菌中ermB基因均为阳性。质粒酶切图谱显示除来自同家医院的4株菌质粒酶切图谱相同外,其余菌株质粒酶切图谱差异明显。14.3%(11/77)菌株携带的ermB基因在屎肠球菌间可通过固体传递水平转移,2.6%(2/77)菌株携带的ermB基因在屎肠球菌间液体环境中水平转移。13株接合子经过PCR鉴定,ermB基因均为阳性,但tnpA基因皆为阴性。结论高水平耐红霉素的屎肠球菌ermB基因携带率较高,且该基因可在屎肠球菌间水平转移,可水平转移的ermB基因可能位于其它非Tn917转座子和/或接合性质粒上。14株屎肠球菌ermB基因可能存在于转座子Tn917内。这些菌株间大多没有同源性。

  • 论文
    卢月梅, 张阮章, 王沙燕, 胡玉华, 穆雪鵾, 何林, 陈升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新型β-内酰胺酶CTX-M-38的表达载体。方法应用PCR扩增CTX-M-38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经NdeI、XhoI酶切后连接至pET-26b(+)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经酶切及DNA测序确证后,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超声破碎法提取表达蛋白产物,检测其活性,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蛋白的等电点(pI)。结果PCR扩增获得894bp的产物,重组表达载体经NdeI、XhoI酶切及DNA测序后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接入表达载体,重组菌的粗提物经头孢硝噻吩检测显示具有β-内酰胺酶活性,显示载体[pET-26b(+)/CTX-M-38]构建成功。蛋白pI为8.4。结论β-内酰胺酶CTX-M-38在原核表达细胞中实验了基因重组表达,为进一步分析酶的特性提供条件。

  • 论文
    杨仁国, 俞汝佳, 高燕渝, 吕晓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qnr基因和ESBLs基因的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采用PCR法对11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qnrA、qnrB、qnrS基因筛查,并用PCR法检测qnr阳性菌株SHV、TEM、CTX-M-14及CTX-M-3型ESBLs基因;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对qnr阳性株的MIC值。结果11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株(1.74%)细菌检出qnrB基因;qnr阳性菌株同时检出SHV、CTX-M-14、TEM、CTX-M-3型ESBLs基因。1株qnr阳性菌株对4种喹诺酮类耐药,1株对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中介,对环丙沙星和洛美沙星耐药;2株阳性菌除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外,对其他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qnrB基因,qnr阳性株同时含有ESBLs基因,且呈多重耐药,临床应加强监测。

  • 论文
    翁幸鐾, 糜祖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7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smr-2、emrB、emrD、emrE、mdfA、tehA、qacE△1)在一株大肠埃希菌尿潴留患者尿液分离株(ECO-024)中的存在情况。方法大肠埃希菌ECO-024于2009年2月分离自宁波市第一医院一例尿潴留患者的尿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7种外排泵基因。结果ECO-024共检出6种外排泵基因:emrB、emrD、emrE、mdfA、tehA、qacE△1,只有smr-2未能检出。结论同时检测这7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是国内首次报道。其中有6种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被检测到,这或许是导致分离株呈多重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大肠埃希菌中检出mdfA、emrB、emrD、emrE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 论文
    金光耀, 卓超, 苏丹虹, 袁锦屏, 杨灵, 邱桂霞, 钟南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常见分离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四年间的变迁。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各年度版本标准判定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对四年间的资料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收集非重复分离菌7920株,革兰阴性菌为为5810株,革兰阳性菌2110株。MRSA的分离率从2005年的44.8%增加到2008年的67.7%,未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中介和耐药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28%。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碳青酶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低于5%,头孢吡肟4年来对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率在70%以上,头孢噻肟耐药率逐年维持在40%左右,含酶抑制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在80%以上,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4年来低于5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总检出率分别为23.8%和32.1%,产ESBL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株;2005-2007年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2008年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5.2%。4年来主要非发酵菌的分离率都有不同程度升高,总分离率排前三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15%) 、鲍曼不动杆菌(5.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7%)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4年来逐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上升,非发酵菌的分离率上升但耐药率下降,细菌总体耐药变化符合国内耐药监测变化的趋势但有本院的特点,监测结果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有积极意义。

  • 论文
    任林, 陈超群, 张秋桂, 谭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院近2年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菌群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临床送检的5914份痰标本,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386株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的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31.0%),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4.2%)、大肠埃希菌(12.6%)、肺炎克雷伯菌(11.3%)、阴沟肠杆菌(8.4%)、产酸克雷伯菌(7.6%)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6%)。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且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也均敏感。各主要致病革兰阴性菌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庆大霉素与妥布霉素均耐药。产酸克雷伯菌产ESBLs的菌株高达52.8%,大肠埃希菌为46.0%,肺炎克雷伯菌为38.5%,肠杆菌科中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产ESBLs和非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均对替卡西林、头孢噻吩、复方磺胺甲唑与阿莫西林耐药,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敏感。结论呼吸道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存在严重耐药问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 论文
    代丽萍, 谢娜, 张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Sephadex G-10凝胶色谱条件分析头孢磺啶钠高分子杂质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葡聚糖凝胶G-10柱(300×10mm),流动相A:0.05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流动相B:超纯水,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μl。结果头孢磺啶钠进样浓度在0.709~14.18 g/L范围与头孢磺啶钠高分子杂质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 论文
    明亮, 习霞, 孙一品, 刘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盐酸环丙沙星(CPLX)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一种直接测定CPLX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方法循环伏安法与线性扫描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结果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CPLX浓度在1.0×10-7~7.5×10-5mol/L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8mol/L。对5.0×10-5mol/L CPLX溶液平行测定10次的RSD为4.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用于CPLX胶囊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刘昌孝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