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杨俊斌 傅小雅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3): 336-343.
    摘要:目的 对注射用头孢他啶聚合物杂质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离子肼与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MS-IT-TOF)技术,利用杂质对照品,结合强制聚合法制备富含聚合物杂质的降解溶液,对注射用头孢他啶中聚合物杂质进行定位分析。进行RP-HPLC法和葡聚糖凝胶G10(Sephadex G10)色谱法检测注射用头孢他啶聚合物杂质的比较。结果 LCMS-IT-TOF技术共推定7个未知杂质(杂质N1、N2、未知杂质3、O、P1、P2、T)和3个已知杂质(Q1、Q2、R)的化学结构,并证明已知杂质D在实际样品中不存在。较葡聚糖凝胶G10色谱法,RP-HPLC法分析头孢他啶聚合物杂质专属性强,结果客观准确。结论 LCMS-IT-TOF技术,正负极性可高速切换,具有极好的质量稳定性,可保证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下的高质量精确度,从而获得更可靠的质谱分析结果。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贾艳花 彭洁 罗嘉琳 李佩 丁子珊 洪建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3): 344-350.
    摘要:目的 优化亚胺培南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为pH7.3磷酸盐缓冲液-乙腈(99.3:0.7),流动相B为pH7.3磷酸盐缓冲液-乙腈(75:25);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体积10 μL。结果 亚胺培南峰与各杂质峰分离度良好,亚胺培南在0.5~10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为0.2 μg/mL(0.02%),重复性符合规定。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可实现对亚胺培南已知杂质和聚合物杂质进行同时检测。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刘鹏1 谭慧敏2 蔡春燕1 王浩1 马仕洪1 杨美琴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3): 351-356.
    摘要:目的 建立对莫匹罗星软膏适用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考察国内市售莫匹罗星软膏微生物质控情况。方法 根据产品特性及其企业和药典标准,对比分析7个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建立对目前市售莫匹罗星软膏通用的微生物限度方法。结果 在方法适用性试验中发现不同企业方法对黑曲霉的回收率有明显差异,且部分企业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采用新建立的方法对9个企业产品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相关规定。结论 新建立的方法可有效考察市售莫匹罗星软膏微生物污染情况,既提高了检验效率,也保障了方法准确转移,并为相关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提供一定参考。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冯艳春 裴文莉 王晨 朱俐 田冶 崇小萌 宋暤昀 姚尚辰 宁保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4): 388-393.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乙酸残留量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多因素组内设计方法,确定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H值。参考ICH Q2,从专属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6个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9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进行了测定。结果 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梯度洗脱;柱温25 ℃;检测波长220 nm。供试品、溶剂和流动相对乙酸测定没有明显干扰;乙酸的最低检出限约为0.029 μg,
    最低定量限约0.12 μg;从定量限到限度2倍浓度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拟合直线方程为y=388866.7186x-177.5720,r2=0.9999;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平均分别为93%,96%和99%;方法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分别为2.37%和2.11%;在3根不同C18色谱柱上的耐用性良好。19种β-内酰胺抗生素原料中有3种筛查出残留乙酸。结论 所建方法可以实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残留乙酸的准确定量,为该类原料的生产过程控制和标准物质研制提供了依据。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王松 于明艳 赵海云 于升平 陈德俊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4): 394-398.
    摘要: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中钠离子与钾离子的含量,通过计算其成盐率,对不同企业样品的成盐工艺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IonPac 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4 mm×250 mm)和IonPac CG12A保护柱(4 mm×50 mm),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抑制器电流为20 mA,以6.7 mmol/L甲烷磺酸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结果  钠离子浓度在6.01~18.0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4%,n=9);钾离子浓度在3.33~9.9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5%,n=9)。测定了37批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中钠和钾的含量,其成盐率分别为1.00~1.13和0.94~1.05。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中钠离子与钾离子的含量测定,各企业样品成盐情况较好,但需关注成盐剂的残留。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李佳蕊1, 2 韩彬1 王强1 王巧2 高燕霞1, 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4): 399-403.
    摘要:目的 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中钠含量,同时对国产制剂成盐情况进行评价。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采用钠元素空心阴极灯光源;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化器;检测波长589.0 nm;4%氯化铯溶液作为电离抑制剂,临用稀释50倍。结果 原研企业4批次样品中钠含量平均值4.46%,16家国内生产企业204批次样品中钠元素含量平均值4.41%,均高于理论值4.26%,不同生产企业的产品钠含量差异大,多批次超出理论值±5%范围。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通过钠含量的测定,对哌拉西林钠原料成盐工艺水平进行评估。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张苗青1 张靖溥1,  胡昌勤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3): 317-324.
    摘要:目的 本研究利用药源性斑马鱼胃肠道毒性反应模型,比较分析头孢唑林及其杂质F和杂质A诱导的胃肠道毒性反应及其机制。方法 荧光显微镜下活体观测头孢唑林、杂质F和杂质A对斑马鱼幼鱼胃肠道排空过程的影响,评价其毒性反应,比较分析3种化合物结构与毒性关系;利用RNA-seq技术分析3种化合物胃肠道毒性反应机制的差异;利用分子对接模拟分析3种化合物与胆汁盐外排蛋白(BSEP)蛋白结合亲和力。结果 杂质F胃肠排空能力明显大于头孢唑林,杂质A的胃肠排空能力明显小于头孢唑林,MMTD结构是头孢唑林导致胃肠道毒性反应的主要毒性功能基团;RNA-seq分析发现杂质F处理组分别与头孢唑林和杂质A处理组相比较具有45个共同呈显著差异的基因,主要显著富集在矿物质吸收通路和胆汁分泌通路中,其中abcb11b基因的表达与胃肠道毒性反应呈明显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杂质F与斑马鱼BSEP的亲和力高于头孢唑林,头孢唑林的结合亲和力高于杂质A。结论 临床中头孢唑林钠的胃肠毒性反应可能与产品中杂质F有关,通过药物和杂质与BSEP蛋白结合的亲和力可以评估头孢唑林杂质引起的胃肠道毒性反应的差异,可为头孢唑林钠的生产工艺评估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彭洁1 洪建文1,  肖慧1 郭英豪1 李佩1 罗嘉琳1 李何杏1 丁子珊1 陈涛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3): 325-332.
    摘要:目的 利用计算模拟技术,探索建立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片的体内外相关性预测模型,用于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中头孢呋辛酯片口服给药后的PK数据,结合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利用GastroPlusTM软件搭建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学模型;结合原研制剂在不同溶出条件、4种溶出介质(pH1.2盐酸溶液、pH4.0醋酸盐缓冲溶液、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水)中的体外溶出行为,筛选适宜的溶出条件;将在不同溶出介质中得到的溶出曲线作为体内释放曲线,预测头孢呋辛酯片在体内PK参数并与参比制剂的临床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探讨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的溶出度方法。结果 成功建立了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的溶出度方法:桨法,转速为55 r/min,以pH4.0醋酸盐缓冲液900 mL为溶出介质。结论 所建立的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学预测模型,可用于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虚拟评估,为该药物的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张丹丹 赵浩然 刘文坤 李宁宁 常笑 陈德俊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3): 333-340.
    摘要:目的 对头孢克洛中聚合物杂质的结构进行初步鉴定,对其产生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以0.05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8.0)为溶剂,室温放置4 d,制备头孢克洛强制聚合溶液;采用HPSEC法对强制聚合物溶液中各杂质进行分离,结合二维液相脱盐技术、柱切换-LC/MSn技术,根据各杂质一级、二级精确质量信息及聚合机制,初步鉴定主峰前各杂质结构。结果 对头孢克洛强制聚合溶液中的9个聚合物杂质结构进行初步解析,并初步分析其产生机理。结论 强制聚合溶液可作为头孢克洛原料及制剂中聚合物杂质研究分析用系统适用性溶液。本研究中推测的聚合物杂质结构对头孢克洛原料及其制剂的杂质谱研究及质量控制有重要参考意义。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王强1 韩彬1 王韵1 杨天风1 李聪颖2 高燕霞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3): 341-347.
    摘要:目的 改进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苯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Inertsil Ph-3色谱柱4.6 mm× 250 mm, 3 μm);以甲酸铵缓冲液(取甲酸铵1.0 g,加水1000 mL使溶解,用甲酸调节pH值至2.7)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按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 ℃,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头孢西丁峰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头孢西丁在0.0446~13.3692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89 ng,精密度与重复性均符合规定。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可现实对头孢西丁钠已知杂质和聚合物杂质进行同时检测。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张秉华 王小亮 梁亚伟 席志芳 牛龙青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3): 348-354.
    摘要:目的 建立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有关物质HPLC分析方法并对国产样品杂质情况行分析。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 5 μm)色谱柱,柱温:35 ℃,流动相:以pH3.6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线性梯度洗脱:0→10 min,97%A→90 % A;10→20 min,90%A→80 % A;20→30 min,80%A;30→35 min,80%A→15 % A;35→45 min,15 % A;45→46 min,15%A→97%A,46→55 min,97%A;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 µL。结果 酸、碱、氧化、高温、光照强制降解试验证明方法的专属性良好;头孢唑肟及头孢唑肟诸分别在0.75~4.5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头孢唑肟及10种已知杂质(杂质18、开环脱羧S-氧化物1、开环脱羧S-氧化物2、杂质KTO、杂质16、杂质6、杂质3、杂质13、二聚体及杂质12)的定量限分别为1.63、6.30、2.78、2.84、2.31、7.86、3.06、1.62、1.90、3.87和3.09 ng;各已知杂质平均回收率均在“96.5%~101.6%”之间;重复性RSD均符合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准确性及耐用性均良好,可用于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有关物质的检测。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肖钦钦 陈希 段和祥 裴昆 章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3): 355-359.
    摘要:目的 建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微量CS2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B-624(30 m×0.53 mm×3 μ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160 ℃;起始温度为40 ℃,维持5 min,再以60 ℃/min的速率升温至160 ℃,维持8 min;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加热器和辅助传输线温度为200 ℃,燃烧室温度为125 ℃;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 ℃;平衡时间为30 min。结果 CS2在0.04~0.8 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二次方曲线关系,检测限(LOD)为0.01 μg/mL; 12家生产企业的157批次样品中87批次样品检出CS2,33批次含量超过拟定限度(3.2 μg/g),样品中CS2主要由胶塞迁移而来。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对本品中微量CS2的检测,为注射剂药品生产企业选择适宜的胶塞提供了质量依据。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李彧1,2 车宝泉1 李珉1 孙毅坤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3): 300-307.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原料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Inertsil Phenyl柱苯基键合硅胶(4.0 mm×
    250 mm,5 μm)色谱柱,以四丁基硫酸氢铵缓冲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3 mL/min,柱温50℃,检测波长293 nm。
    结果 盐酸莫西沙星与15个已知杂质A~O均能良好分离。6个厂家盐酸莫西沙星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已知杂质及其他最大单个
    杂质含量均小于0.05%,杂质总含量小于0.06%。结论 本方法灵敏、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盐酸莫西沙星原料药有关物
    质测定。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杨妹妹1,2 李玮1,2,* 李姜晖1 鲁曙光3 黄鹏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3): 308-316.
    摘要:目的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试验,考察影响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有关物质色谱分析方法的主要因素并使目标因子
    达到最优,对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杂质谱分析方法进行优化。方法 制备系统适用性混合溶液,确定目标因子。通过Plackett-
    Burman(PB)设计筛选显著因素;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CD)设计进行优化并确定最佳色谱条件;采用质谱法分析有关物质结构。
    结果 色谱柱参数、流动相参数和梯度程序等因素均对杂质分离分析有较大影响;在建立的最优色谱条件下,11个潜在杂质均
    能得到有效分离并被检测。杂质谱分析显示,不同企业产品杂质谱存在差异。结论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色谱分析方法,
    可实现对潜在杂质的有效分析,为完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指导。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张丹丹 于明艳 张冬梅 赵海云 王松 刘文坤 李宁宁 陈德俊*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3): 317-321.
    摘要:目的 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PAMPA)研究微晶纤维素的用量、来源、型号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为巴洛
    沙星片处方中微晶纤维素的筛选及不同来源微晶纤维素的替代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μFLUXTM型药物渗透性测定系统,前30 min
    以胃模拟液(pH 1.6)为介质,而后介质转换成肠模拟液(pH 6.5),测定巴洛沙星在不同来源、型号、用量的微晶纤维素中的渗透
    性。通过对渗透性差异的比较,考察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结果 随微晶纤维素(PH101型和PH102型)用量增
    加,巴洛沙星渗透性降低;不同型号的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略有差异;同型号的进口微晶纤维素与国产品对巴
    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型号影响巴洛沙星的渗透性。在巴洛沙星片中,渗透性可作
    为重要指针,为选择不同来源的微晶纤维素进行相互替代。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王婷婷 李佩 彭洁 洪建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3): 322-326.
    摘要:目的 建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基因毒性杂质异亚丙基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气相色谱法,采用DB-WAX
    毛细管柱(30 m×0.53 mm,1.0 μm),程序升温,起始柱温45℃,维持5 min,10℃/min的速率升温至180℃;进样口温度200℃,
    检测器(FID)温度250℃,氮气流量为5 mL/min;顶空法进样,顶空温度80℃,平衡时间20 min。结果 异亚丙基丙酮与难分离
    物质二甲基甲酰胺可良好分离;在浓度0.41~8.2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0.2457x-0.0066,相关系数r=0.9998;平
    均回收率为99.1%;检测限0.5 ppm,定量限1.5 ppm。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及耐用性良好,准确度及灵敏度高,可用于注射用盐
    酸头孢吡肟中异亚丙基丙酮杂质的含量测定。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欧国栋 肖建光 赖珊 洪建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3): 327-332.
    摘要:目的 对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无菌检查方法进行优化及确认。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
    1101无菌检查法,对供试液、敏感菌、冲洗量和中和剂等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供试液配制,滤膜,冲洗量及冲洗
    次数、中和剂及其使用量、阳性对照菌等方面对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无菌检查方法进行优化。结果 选取4个厂家样
    品对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无菌检查方法进行确认, 6株阳性试验菌在规定时间内都生长良好。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去
    除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抑菌性,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可靠等优点,适用于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上市抽验样品和
    批出厂产品的无菌检查。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韩彬 徐艳梅 周玉岩 李佳蕊 高燕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3): 333-337.
    摘要:目的 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平阳霉素原料及其制剂中有机溶剂残留量,同时对国产样品质量现状进
    行评价。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顶空进样;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60 m×0.53 mm, 3.0 μm),载气为高纯氮气,程序升
    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 230℃,载气流速为 5.0 mL/min,分流比为 10:1,进样量1 mL。
    结果 盐酸平阳霉素原料中可检出甲醇、丙酮、异丙醇3种溶剂;应用经验证的新方法对征集到的原料进行测定,其中一厂家
    的3批产品批间差异非常小,提示其生产工艺稳定,另一厂家的产品检出的丙酮含量超出国家限定值范围。 注射用盐酸平阳霉
    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远低于限度要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通过对盐酸平阳霉素有机溶剂残留量
    的测定,对药品生产的工艺控制水平进行评估。建议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在内控标准中增订残留溶剂检查项,并开展周期性地检
    验,及时发现生产中的质量波动情况;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采用冷冻干燥工艺生产,因而不需控制残留溶剂。
  •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
    刘海涛 侯金凤* 寇晋萍 刘琦 齐麟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3): 338-342.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客观量化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溶液颜色的仪器测定方法。方法 借助色差计考察色差值与溶液吸光
    度的相关性,选择相关性最强的波长作为检测波长,并在该波长下对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溶液颜色的药典标准进行限度转换。结
    果 建立了在420 nm波长处测定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吸光度的溶液颜色仪器测定方法,吸光度限度规定为不得过0.17。结论 该
    方法能够准确量化测定并表述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溶液颜色,为更好的研究与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其他药品的
    溶液颜色检查从粗略的目视法转变为精准量化的仪器法提供了参考。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蒋建东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