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生物合成”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生物合成
    安成泽1, 2, 3 杜荣添1, 2, 3 王维运1, 2, 3 王乂1, 2, 3,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4): 477-484.
    摘要:目的 分析南极来源嗜冷真菌Pseudogymnoascus sp. OUCMDZ-4032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并建立菌株遗传转化体系,为激活菌株沉默基因簇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antiSMASH网站分析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抗性筛选,菌丝生长培养基和酶解时间的优化,制备了优质原生质体。利用原生质体吸水涨破,对原生质体进行检测和再生率计算。通过将hph和neo耐药片段导入,对转化系统进行验证。结果 Pseudogymnoascus sp. OUCMDZ-4032基因组中预测存在50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而其中36个为孤儿基因簇。菌株在300 μg/mL G418和100 μg/mL潮霉素B的抗性浓度下被抑制,以PDB或SDYS为菌丝生长培养基,混合酶酶解2 h,原生质体达到最大值6.1×106个/mL,再生率是47%±3%。通过PEG介导,将抗性质粒转入原生质体中,共随机挑取十株转化子,阳性率90%。结论 分析了菌株Pseudogymnoascus sp. OUCMDZ-4032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建立了成熟的遗传转化系统,有利于研究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也为嗜冷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提示。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蒋建东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