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
    涂煜1, 2 章宝丹2, 3 石颖2, 3 孙立彦4 刘玲1, 2, 3,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6): 683-690.
    摘要:目的 研究一株植物内生真菌Stagonosporopsis sp. YZHH-J-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等多种现代分离方法进行对该菌株粗提物分离、纯化;利用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评价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生物被膜形成抑制活性。结果 从菌株Stagonosporopsis sp. YZHH-J-1大米固体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aspergillol A (1)、阿魏酸(2)、4-羟基苯乙基乙酸酯(3)、对羟基苯乙酸甲酯(4)、吲哚-3-甲醛(5)、octadecyl 3-(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yl)propionate (6)、(9Z,11E)-13-oxo-9,1-octadecadienoic acid (7)和亚油酸(8)。化合物1~8均为首次在Stagonosporopsis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7和8具有抑制格特隐球菌活性,MIC值为32~64 μg/mL;此外,化合物7和8分别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青枯雷尔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抑制作用,MIC值分别为64 μg/mL和32 μg/mL。化合物7对MRSA以及化合物8对R. solanacearum的生物被膜形成均具有一定抑制活性。结论 植物内生真菌Stagonosporopsis sp. YZHH-J-1能够产生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为抗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 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
    焦欣雨1 周琬宜2 吴秀丽3 任晋玮4 江冰娅1 郭正彦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6): 691-700.
    摘要:目的 从宁夏枸杞种植地的土壤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NX-10中分离并鉴定其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Streptomyces sp. NX-10的发酵提取产物,利用采集的质谱和核磁共振数据并结合文献比对,解析化合物结构。另外,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评估其抗细菌活性。结果 本研究从Streptomyces sp. NX-10中成功分离出5个白黄菌素类化合物(alboflavusins, AFNs),包括一个含有开环哒嗪结构的新环六肽化合物AFN 741(1)及4个已知化合物AFN A4(2)、AFN A1(3)、AFN B1(4)和AFN A5(5)。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5对革兰阳性细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5对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值为0.39 µmol/L。结论 Streptomyces sp. NX-10能产生具有环六肽结构的白黄菌素类次级代谢产物。
  • 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
    刘硕 郝敏 黄倩倩 鲁兆辰 谢则平 韩乐琳 郭琳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6): 701-709.
    摘要:目的 发现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DH-01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潜在药用价值。方法 对Streptomyces sp. DH-012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运用antiSMASH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预测与分析。采用大孔树脂、正相硅胶柱、ODS反相硅胶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ESI-MS)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DH-012的全基因组大小为8107437 bp,其中含有6673个编码基因,通过antiSMASH分析预测到40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从该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杀粉蝶霉素类(piericidins)化合物:piericidin A(1)、piericidin B(2)、IT-143-A(3)、IT-143-B(4)、SN-198-D(5)和iakyricidin A(6)。其中,化合物1、3~5显示出对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阴性菌)的抑制活性。结论 从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DH-012中分离得到6个已知的杀粉蝶霉素类化合物,该菌株含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具有合成新型生物活性分子的潜力,在天然产物发现和药物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
    刘欢 张冠青 周玲 徐茂磊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6): 710-717.
    摘要:目的 探究海洋链霉菌DH-012次级代谢物IT-143-A的抗肝细胞癌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MTT细胞增殖检测、细胞克隆形成以及细胞形态观察探究IT-143-A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转录组学分析、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IT-143-A对HepG2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使用转录组学分析、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IT-143-A对HepG2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针对转录组数据分析IT-143-A对HepG2细胞其他方面的影响。结果 IT-143-A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P<0.05),并显著抑制HepG2克隆形成能力(P<0.01);侵袭运动相关基因聚类热图显示IT-143-A作用影响HepG2细胞侵袭运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低浓度IT-143-A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P<0.05);ROS相关基因的聚类热图显示IT-143-A影响HepG2细胞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显示IT-143-A显著诱导HepG2细胞ROS水平上升(P<0.05);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显示IT-143-A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P<0.05)。结论 海洋链霉菌DH-012次级代谢产物IT-143-A具有抗肝癌作用,其通过影响HepG2细胞克隆形成、侵袭运动,诱导HepG2细胞ROS水平上升和凋亡发挥抗肝癌作用。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蒋建东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