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文
    王赟, 闫永胜, 胡仕平, 韩娟
    J4. 2009, 34(11): 641-649.

    文章主要介绍了双水相萃取、反胶团萃取以及膜分离技术等三种现代抗生素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优势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它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现有研究表明,这三种技术提取抗生素效果显著,对于改进传统抗生素生产工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 论文
    姚蕾, 施亚琴, 胡昌勤

    目的建立有效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型Luna色谱柱,以0.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4.0±0.1)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和254nm,采用双波长检测分区域计算。对舒巴坦主峰前的杂质峰,采用230nm的峰面积值按舒巴坦计算其含量;对舒巴坦主峰后的杂质峰,采用254nm的峰面积值按氨苄西林计算其含量。结果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能有效检测出氨苄西林二聚物、舒巴坦青霉胺等杂质;不同来源的杂质具有明显分区,与氨苄西林有关的杂质主要集中在舒巴坦主峰后,而与舒巴坦有关的杂质则集中在舒巴坦主峰前;采用双波长分区域检测杂质含量,可以将复方制剂中的有关物质含量同其原料氨苄西林钠和舒巴坦钠中的有关物质含量相联系。各杂质在不同波长下响应值不同。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可较好的分离氨苄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来源的各主要杂质,真实反映药品质量,有助于发现目前产品中的质量问题,进而促使产品质量的提高。

  • 论文
    张森林, 曹胜华

    近年来人们研制出一种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酮内酯类抗生素。第一代红霉素由于对胃酸的不稳定性,致使了第二代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的出现,而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近年来抗菌形势更加严峻,促使了第三代酮内酯类的研发,其代表药物为泰利霉素(HMR-3647)和喹红霉素(ABT-773),本文就其合成路线、药效学、构效关系等一一加以介绍。

  • 论文
    卢月梅, 张阮章, 王沙燕, 胡玉华, 穆雪鵾, 何林, 陈升汶

    目的构建新型β-内酰胺酶CTX-M-38的表达载体。方法应用PCR扩增CTX-M-38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经NdeI、XhoI酶切后连接至pET-26b(+)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经酶切及DNA测序确证后,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超声破碎法提取表达蛋白产物,检测其活性,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蛋白的等电点(pI)。结果PCR扩增获得894bp的产物,重组表达载体经NdeI、XhoI酶切及DNA测序后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接入表达载体,重组菌的粗提物经头孢硝噻吩检测显示具有β-内酰胺酶活性,显示载体[pET-26b(+)/CTX-M-38]构建成功。蛋白pI为8.4。结论β-内酰胺酶CTX-M-38在原核表达细胞中实验了基因重组表达,为进一步分析酶的特性提供条件。

  • 论文
    苏丹虹, 李敏亮, 金光耀, 卓超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KPC酶的情况和耐药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681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为检测药物,筛选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细菌产KPC酶及基因分型。结果在491大肠埃希菌株和190肺炎克雷伯菌株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6株。进行Hodge试验,12株菌全部阴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没出现目的基因片段。结论在12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中未发现产KPC酶的菌株。据国内的同类研究报道,目前我国主要以产KPC-2酶为主,而且产KPC酶存在地域性差异,课题研究显示本区域暂时没发现产KPC酶的菌株,有待进一步监测研究。

  • 论文
    邓坤, 冀志霞, 陈守文

    本文研究了3L发酵罐中不同供氧水平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杆菌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DW2发酵杆菌肽的总效价和A组分比例随发酵搅拌转速或通风比的提高而增加;通过比较发酵溶氧水平分别为20%和5%的杆菌肽发酵过程,初步探讨了溶氧对杆菌肽发酵的影响机制。控制发酵液溶氧20%以上,发酵液中的丙酮酸,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等有机酸浓度都高于5%溶氧水平的,说明高溶氧强化了菌体EMP途径和TCA循环;分析发酵液中的Glu、Ash、His、Ile、Lys和Asp等杆菌肽组成性氨基酸浓度,都高于5%溶氧水平的,说明高溶氧还通过促进氨基酸代谢提高杆菌肽效价。

  • 论文
    宋小锋, 许平辉, 周桂香, 原增艳, 王玉玺, 吴坤

    考察了不同温度(29~34℃)对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合成红霉素(erythromycin)的影响,对不同温度下的发酵过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霉素合成的变温培养方法:延滞期及对数期初期温度控制在33℃,发酵中期32℃,后期降温至29℃的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此变温培养进行发酵,红霉素的化学效价和生物效价比恒温32℃培养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4%和11.1%。

  • 论文
    杜玥, 杨慧元, 徐伟东

    目的建立一种专属、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残留量。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蜂蜜中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后,经弱阳离子交换柱(WCX)进行固相萃取,样品制备后采用亲水作用色谱(HILIC),使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实现保留,从而与内源性物质达到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法(ESI-MS/MS)检测和定量。双氢链霉素的同位素离子较链霉素大3个质量单位,以此为母离子可有效减少或避免二者之间的光谱重叠现象。结果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最低定量限(LLOQ)分别为0.5μg/kg和1.0μg/kg。结论该HILIC-MS/MS法灵敏、专属,适用于监测和分析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残留量。

  • 论文
    杨仁国, 俞汝佳, 高燕渝, 吕晓菊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qnr基因和ESBLs基因的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采用PCR法对11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qnrA、qnrB、qnrS基因筛查,并用PCR法检测qnr阳性菌株SHV、TEM、CTX-M-14及CTX-M-3型ESBLs基因;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对qnr阳性株的MIC值。结果11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株(1.74%)细菌检出qnrB基因;qnr阳性菌株同时检出SHV、CTX-M-14、TEM、CTX-M-3型ESBLs基因。1株qnr阳性菌株对4种喹诺酮类耐药,1株对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中介,对环丙沙星和洛美沙星耐药;2株阳性菌除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外,对其他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qnrB基因,qnr阳性株同时含有ESBLs基因,且呈多重耐药,临床应加强监测。

  • 论文
    杨惠??, 刘德梦, 朱宁, 王哲 , 宋诗??, 胡文芝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的研究方法。结果治疗结束后d7,PP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0%和92.1%;细菌清除率:PP/MBE分析两组分别为96.0%和96.7%。安全性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0%。上述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

  • 论文
    王欣荣, 孙敏, 何璧梅, 杨劲松

    目的采用HPLC-ELSD法测定在伏格列波糖生产中的中间体及产物。方法采用ALLTECH ELSD2000(95℃,3.0L/min),SUPELCOSIL LC-NH2(25c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0.05mol/L醋酸铵)(80: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结果Valiolamine在10.11~808.80μg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2.52%(n=6);voglibose在8.10~648.00μg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2.18%(n=6);二者分离度为3.0。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伏格列波糖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 论文
    何勇智, 高强, 杜天飞, 王明蓉

    本文以长效重组人胰岛素原类似物(SIIA-0801)的大肠埃希菌工程菌为研究对象,针对采用高细胞密度培养技术表达包涵体重组融合蛋白的关键参数,重点研究了诱导培养基成份(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种子细胞密度、IPTG诱导剂的加入量及诱导时间,诱导温度等因素与包涵体表达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其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培养基:1.5%蛋白胨,1%酵母粉,0.5%NaCl,0.8%葡萄糖和0.2%磷酸盐缓冲液(22mmol/LKH2PO4,40mmol/LK2HPO4)。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25%接种量,诱导温度37℃,接种培养1h后添加0.5mmol/L IPTG,继续诱导培养5h,发酵培养的总周期为6h。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比传统的LB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其产量提高了6倍多。该结果为长效重组人胰岛素原类似物(SIIA-0801)后续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论文
    J4. 2009, 34(12): 2.
  • 论文
    陆红, 吴庆, 刘媚娜, 朱丽青, 刘庆中, 周铁丽

    目的分析本院近3年来血液真菌的分离率、菌种分布和耐药特性。方法收集自2004年8月~2007年7月3年间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经BacT/ALERT3D血培养仪培养,沙保罗培养基分离培养真菌,柯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60YBC卡进行菌种鉴定,Rosco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结果8707份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93株真菌,分离率为1.07%,其中白念珠菌41株,占44.09%,热带念珠菌16株,占17.20%,光滑念珠菌13株,占13.98%,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4%、6.3%和23.1%,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均敏感。结论我院血液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次之,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抗菌活性最强。

  • 论文
    王珊, 郑波, 李耘, 刘健, 薛峰, 吕媛

    目的研究我国临床分离高水平耐红霉素的屎肠球菌中红霉素耐药基因及其水平转移情况。方法采用PCR法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和mef,转座子Tn917相关基因tnpA。采用质粒酶切图谱分析耐药菌同源性,采用固体培养基传递法和液体培养基传递法研究红霉素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情况。结果90株高水平红霉素耐药屎肠球菌中ermB基因阳性率为85.6%(77/90),mef基因均为阴性,15.6%(14/90)tnpA基因阳性的肠球菌中ermB基因均为阳性。质粒酶切图谱显示除来自同家医院的4株菌质粒酶切图谱相同外,其余菌株质粒酶切图谱差异明显。14.3%(11/77)菌株携带的ermB基因在屎肠球菌间可通过固体传递水平转移,2.6%(2/77)菌株携带的ermB基因在屎肠球菌间液体环境中水平转移。13株接合子经过PCR鉴定,ermB基因均为阳性,但tnpA基因皆为阴性。结论高水平耐红霉素的屎肠球菌ermB基因携带率较高,且该基因可在屎肠球菌间水平转移,可水平转移的ermB基因可能位于其它非Tn917转座子和/或接合性质粒上。14株屎肠球菌ermB基因可能存在于转座子Tn917内。这些菌株间大多没有同源性。

  • 论文
    李蓉, 徐小文, 陈娇, 刘晓庆, 莫冰, 黎帆

    目的分析155株呼吸内科分离菌的种类、分布、耐药性及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质粒上的耐药基因。方法用Microscan-autoscan-φ型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并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50),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200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利用WHONET5.2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AB质粒上的耐药基因。结果呼吸内科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占85.81%,常见的菌种是肺炎克雷伯菌(17.29%),AB(15.79%),洛菲不动杆菌(13.53%),铜绿假单胞菌(11.28%),大肠埃希菌(9.77%)和短黄杆菌(9.02%),非发酵菌的分离率明显上升,占分离菌总数的45.8l%,91.61%的标本来自痰液。革兰阴性菌菌耐药率高,有一株AB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14种常用抗生素均高度耐药且其质粒上携带可接合传递并稳定传代的3种耐药基因。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质粒上带一或多种可接合传递并稳定传代的blaTEM-1、blaPEM-1和blaOKA-23基因是呼吸内科AB多重耐药的分子学机制之一。

  • 论文
    冯泽猛, 唐志如, 黄瑞林, 印遇龙

    抗菌肽buforinⅡ是由亚洲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胃组织中分离得到一种烈性抗菌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它的结构和多数α螺旋抗菌肽相似,但作用机制却有较大的区别。BuforinⅡ利用其特有的结构在不造成膜穿孔的情况下迅速通过细胞膜,与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核酸结合,诱发细胞死亡。本文就buforinⅡ的结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 论文
    方向群, 刘又宁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罗红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合成的抑制及其与亚胺培南的抗菌增效作用。方法色氨酸法测定多糖蛋白复合物(GLX);噻唑兰法测定活菌数。结果1/16MIC、1/4MIC的罗红霉素可以显著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合成。1/16MIC、1/4MIC的罗红霉素可以显著增强1/4MIC,1/2MIC及1MIC的亚胺培南对生物被膜细菌的抑菌活性。结论罗红霉素本身对铜绿假单胞菌并无抑菌活性而可以抑制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合成,显示罗红霉素能提高亚胺培南对生物被膜的渗透从而增强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菌活性。

  • 论文
    高燕霞, 姜建国, 张西如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洛伐他汀胶囊溶出度的方法,并同时考察了全国数批洛伐他汀胶囊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以含2%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磷酸盐溶液(pH值为7.0)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min100转,依法操作,45min取样滤过,进样,色谱条件为使用Alltech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60:40),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洛伐他汀在4.88—195.2斗g/m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胶囊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4%(n=9),采用此方法检测7个厂家19批样品溶出度,结果3个厂家6批样品45min的平均溶出量在70%以下。结论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对全国样品考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 论文
    孙亚??, 肇丽??, 邱枫 , 何晓??, 朱旭

    目的考察单次和连续静脉滴注法罗培南钠注射液后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100,200,300,600mg,单剂量试验结束后进人多剂量试验,8名受试者静脉滴注给药每次200mg,每日3次,连续给药7d,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尿中法罗培南的浓度,并采用药动学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滴注法罗培南注射液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8.42±1.96)mg/L,(16.64±3.09)mg/L,(24.73±3.58)mg/L,(44.43±3.93)mg/L,T1/2分别为(1.72±0.72)h,(1.60±0.33)h,(1.56±0.21)h,(1.36±0.09)h,AUCOJ分别为(13.90±2.96)mg·h/L,(26.98±5.75)mg·h/L,(38.29±5.29)mg·h/L,(70.58±10.33)mg·h/L,12h累积尿药排泄率分别为31.4%,31.5%,30.5%,34.9%,多次静脉滴注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1/2,AUC0-4分别为(15.83±3.96)mg/L、(1.11±0.27)h、(21.93±3.59)mg·h/L,血药浓度波动系数和Gav分别为(5.34±1.30)和(2.74±0.45)mg/L,12h累积尿药排泄率为40.5%。结论单次给药在100~600mg剂量范围内法罗培南呈线性消除,性别对法罗培南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无影响,肾脏是法罗培南的主要排泄器官,连续多次给药在体内无蓄积,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刘昌孝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