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杜静怡 王铖 郭君慧 谢浩*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10): 994-1001.
    摘要:细菌RND(resistance-nodulation-cell division)外排泵是一类由内膜转运蛋白、周质融合蛋白、外膜外排蛋白组成的蛋
    白复合体,能够将抗菌药物和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如毒素、染料、洗涤剂、脂质、群感信号分子等排出细菌细胞外。通过影响
    RND外排泵的组装和功能,可逆转多重耐药性的发生与防止耐药性的发展。细菌具有多种外排泵,本文以RND外排泵为代表,
    介绍与其结构以及外排药物的转运和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
  • 综述
    缑仲轩1,2 和凤1 李紫萱1 鲍叶宁1 张庆2 程曦3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11): 1139-1148.
    摘要:阿维菌素是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结构与米尔贝霉素相似,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和动物
    的杀虫杀螨,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菌、消炎和醒酒等功效。它通过抑制RNA复制酶,阻止病毒蛋白进入细胞核以及封闭
    剌突蛋白等方式,阻止病毒的复制感染和传播。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分枝杆菌和金黄色葡球菌也能被阿维菌素抑制。阿维菌素世
    界上年需求量为5000吨左右,基本由中国企业生产。本文回顾了阿维菌素在菌种技术、发酵技术、提取技术、制剂技术发展和
    组合生物学手段在本产业中的应用,建议通过菌种筛选技术、胞壁通透性调整、途径工程指导的基因改造、发酵过程的代谢流
    控制、气升式发酵罐应用及细胞融合育种来提高发酵水平,将阿维链霉菌与米贝霉素链霉菌细胞融合育种。
  • 综述
    黄玮 甄丹宁 徐松林 付德才*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4): 368-373.
    摘要:头孢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但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亟需研发对耐药致病菌有效的抗感染药
    物。本文对近15年FDA批准上市的头孢类药物品种进行总结,主要介绍抗菌谱、抗菌活性和临床应用范围,并对活性成分(API)
    的化学结构优化结果与抗菌活性关系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国内新型抗生素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研发有所帮助。
  • 综述
    陆鑫 钟册俊 叶慧 吕晓菊*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06): 528-533.
    摘要:头孢地尔是一种注射用新型头孢菌素类药物,利用其铁载体,以“特洛伊木马”策略,克服需氧革兰阴性菌典型的
    耐药机制,具有抗耐药肠杆菌目细菌及非发酵糖菌的活性,为临床治疗棘手的耐药细菌感染带来了新希望。目前FDA已批准头
    孢地尔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医院获得性肺炎。
  • 分析质控与制剂
    沈丹丹1,2 吴群1,2 沈川3 姜学美1,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07): 691-696.
    摘要:目的 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reference listed drug, RLD)的选择及质量等同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逆向工程解析不同产地上市的原研产品、地产化产品派瑞松®和国产仿制药产品邦力®处方,比较处方(Q1)和关键功能性辅料的处方用量(Q2)的差异;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冷镜露点法考察微观结构特性(Q3)差异。结果 地产化产品派瑞松®与法国上市产品Pevisone®Q1相同但Q2不同;国产仿制药产品邦力®与地产化产品派瑞松® Q1、Q2及Q3均不一致,两者产品Q3的差异可能是由于Q1和Q2不同引起的。结论 地产化产品派瑞松®不适宜作为本品一致性评价的RLD,建议国内生产企业选择Pevisone®为RLD,实现与参比制剂的Q1、Q2及Q3一致,从而豁免生物等效性研究。
  • 药理与临床
    牛常明1 贾凌2 哈维超1 张国强1 高天明1 葛鑫1 张煜婷1 张昂3 陈澍3 马昕3 鲁翔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08): 854-858.
    摘要:目的 观察氨咖黄敏胶囊(含体外培育牛黄10 mg/粒)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2年5月上海方舱医院收治的193例发热的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配至两组(治疗组92例,对照组101例)。治疗组给予氨咖黄敏胶囊(含体外培育牛黄10 mg/粒),对照组给予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美敏片,总疗程不超过7 d。观察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新冠病毒检测核酸CT值连续2次≥35)、发热持续时间、用药3日后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咽痛、鼻塞、头痛及肌肉酸痛等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核酸转阴时间为(5.84±2.88)d及(5.75±2.3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时间为(1.36±0.57)d及(1.47±0.6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咽痛81.97%和63.77%,鼻塞92.06%和79.22%,头痛91.07%和73.02%,肌肉酸痛92.68%和7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咖黄敏胶囊(含体外培育牛黄10 mg/粒)能显著改善轻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咽痛、鼻塞、头痛、肌肉酸痛等临床症状,为其治疗该疾病提供了初步的临床证据。
  • 综述
    李斌 赵昌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4): 392-402.
    摘要:传统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市场近十几年来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比如百草枯由于其较高的毒性和致死率逐渐被多个国家
    禁用,草甘膦由于抗性的累积以及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市值逐渐降低,草铵膦(phosphinothricin,PT)作为后起之秀市场占比正在
    稳步增加。草铵膦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种次膦酸化合物,可以与谷氨酰胺合成酶结合,不可逆地抑制其活性,从而杀灭杂
    草。以草铵膦为药效核心的天然产物双丙氨膦生物合成途径中存在许多不寻常的生化反应:首先,大多数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会
    选择含有未修饰的α-氨基的底物,而双丙氨膦合成途径中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选择了α-氨基被乙酰化修饰的底物;其次,草铵
    膦结构中独特的C-P-C(碳-磷-碳)键结构单元的生物合成涉及到的P-甲基转移酶既是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的难点。另一方面,
    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草铵膦在生物降解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目前对草铵膦具体的生物降解途径所知甚少,但从其
    它的膦酸天然产物生物降解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将从草铵膦的应用、生物合成、生物降解3个方面展
    开,对草铵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综述
    郭文琼1 卢家辉2 潘伍亮2 乐率3,*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09): 872-878.
    摘要:噬菌体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命体,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大量存在于人体之中。但是,目前分离、鉴定的
    噬菌体数量却仅有数万个。虽然宏基因组技术的出现为探究噬菌体提供了高通量的方法,但是宏基因组测序结果中,大量噬菌
    体序列功能未知,也不知道其来源于何宿主菌,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黑匣子”。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是研究微生物的起点,噬菌
    体的研究亦是如此。本文首先对噬菌体分离、培养与鉴定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对裂解性和溶原性噬菌体分离方法进行归纳和分
    析,为分离新的噬菌体提供较为全面的方法学综述。
  • 分析质控与制剂
    戚淑叶1 黄伟明2 王德刚2 尹利辉1 姚尚辰1 许明哲1 胡昌勤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06): 575-580.
    摘要:目的 本文依据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对阿莫西林胶囊质量的过程控制进行了初探。方法与结果 通过对目标产品
    全过程检验数据的分析,确定影响制剂成品的关键质量属性(CQAs)为阿莫西林闭环二聚体(最大单杂),并设定了其控制界限
    (μ±3σ)范围;通过比较各生产环节中间体检测数据的差异性,确定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为干法制粒环节,其
    过程失水量为关键工艺参数表征值(CPPs)。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构建了原料单杂(CMAs)、CPPs和制剂CQAs增长量之间的量值关
    系,即质控函数;并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实现了对CPPs的实时监测和生产反馈,可基于质控函数提前预知制剂成品质量
    是否在CQAs控制界限内。结论 上述阿莫西林胶囊质控方案,可实现对产品质量的风险控制由终端前移至生产过程,以逐步
    达到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产品质量持续可控的终极目标。
  • 综述
    朱尤卓 刘红玉 游宇豪 郑珩*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4): 374-380.

    摘要:抗菌肽(AMP)作为未来最有希望解决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菌药物之一,其研发备受关注。抗菌肽一般较短,
    组成多样,迄今人们已发现数千条天然抗菌肽,并建立了多个公开的抗菌肽数据库,为新型抗菌肽的研发和设计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作为信息处理的有力工具,已被大量应用于医学影像信息处理、疾病诊断、药物设计等领域,
    在抗菌肽的设计和研发上也受到广泛关注。在抗菌肽的信息描述方面,人们使用了伪氨基酸残基组成、位置特异性评分矩阵、
    独热码等多种特征向量;在深度学习方法上,研究人员应用了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对抗生成网络等多种算法,开发
    了ACEP、CLaSS等抗菌肽活性预测和序列生成模型。这些模型有望加速新型抗菌肽的发现,为应对耐药菌感染,尤其是临床上
    难以治疗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提供新的手段。

  • 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南专题
    李聪然1 杨信怡1 王秀坤1 胡辛欣1 李国庆1 游雪甫1,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1): 1-7.
    摘要: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属于抗菌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研究药物在体外或体内抑制病原菌生长和
    复制(抑菌)或使病原菌死亡(杀菌)的作用,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杀菌曲线、抗生素后效应
    和半数有效剂量等测定。本技术指南对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的常用术语、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论述,旨在为创新抗菌药
    物,包括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和中药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
  • 综述
    郑茂1 袁成良1 鄂建飞1 邹玉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08): 772-778.
    摘要: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hvKP)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和基因型特征,常导致严重的感染。然而,国际上仍无统一的hvKP定义标准,造成不同研究选择的hvKP评价方案不尽相同,基于流行病学分析和感染的快速诊断等多方需求,目前迫切需要关于hvKP的客观鉴定方法。本文从hvKP的表型、毒力基因、毒力评估方面对其实验室鉴定方法进行综述,希望对hvKP的防控提供参考。
  • 综述
    潘智宇 印尤强 苏玉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09): 865-871.
    摘要:抗生素的研发与使用有效杀灭和抑制了众多病原菌,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
    药不断出现,耐药菌的感染已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为此,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喹诺酮
    类、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新型抗菌药物如抗菌肽和纳米颗粒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与探讨,为临床上治疗疾病提供一些参考。
  • 药理与临床
    杨璐 李云轩 宋婉红 王文倩 黄云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10): 1077-1083.
    摘要:目的 以肠道定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ce Enterobacteriaceae, CRE)与同一患者后期感
    染细菌的关系为出发点,同源性检测和耐药基因筛查为中心,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肠道CRE的定植情况、
    CRE肠道定植与后期感染的关系层次上,进行CRE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从而为临床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
    法 收集2018—2019年来自ICU病房及由其他科室转入ICU的共11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离同一患者肠道定植CRE菌株和
    后期其他感染部位的菌株,对所有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检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脉冲场
    凝胶电泳(PAGE)试验的方法对定植CRE菌株和后期其他感染部位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95位ICU患者中有19位患者肠
    道CRE筛查阳性,定植率为20.00%。其中发生后期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11位,目标菌株耐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2株菌
    株中有21株检出耐药基因,占95.45%(21/22)。其中19株检出KPC-2耐药基因,阳性率为86.36%(19/22);2株检出NDM-1耐药基
    因,阳性率为9.09%(2/22)。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均为阴性。22株目标菌的MLST分型共分为3个型,主要为ST11型,11位患
    者中除了1位患者的后期感染菌株与定植菌株差异明显外,其余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均为相同的ST型;PAGE检
    出22株菌的分型可分为A群和B群,共7个型别,其中7位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之间条带位置与数目相同,视为同
    一克隆型,3位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条带有2~3个差异,同源性极高,视为高度相关菌株;1位患者的肠道定植
    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的条带异超过7条,视为不相关菌株。结论 ICU患者定植率高,应加强入院CRE定植筛查;ICU患者部位
    检出的定植及感染CRE菌株MIC值高,为高耐药性菌株;ICU患者发生CRE感染的菌株与自身定植的菌株有极高的同源性。
  • 综述
    肖贵英1,2 李昕2,3,* 邓阳2,3 曾白霜2,3 郭思维2,3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08): 779-785.
    摘要: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以“肾毒性”问题尤为突出,不容忽视。本文归纳了抗菌药物肾毒性的临床表现、毒性机制和危险因素,以期为抗菌药物所致肾毒性的防治提供依据。
  • 药理与临床
    邱波 田延猛*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12): 1280-1284.
    摘要:目的 比较进口与国产替加环素的临床抗菌疗效,为国产替加环素的药品一致性评价和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
    法 收集2018年和2019年神经外科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住院患者病例,按照替加环素生产厂家分组,对比国产泽坦与进口泰阁
    在不同剂量下的抗菌效果和成本。结果 在各组给药方案下,二者抗菌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泰阁对照,泽坦50 mg
    剂量组和100mg剂量组增量成本-效益比分别为-1403和-1897。结论 泽坦的临床抗菌效果不低于泰阁,使用泽坦治疗CRO感染
    在不降低疗效的同时,可降低抗感染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综述
    邵健健 杜红旭 曲逸文 毕师诚 张莹莹 马跃*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10): 985-993.
    摘要:抗生素滥用已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抗生素耐药危机,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策略解决这一问题。古老的噬菌体疗法
    因噬菌体杀菌效力强、可自我复制等优势而重新受到重视。但单独使用噬菌体可能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抗菌谱过窄,噬菌体抗
    性及免疫原性等。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够协同裂解宿主细菌,更好地控制或根除细菌感染,因此,二者联用在近年来开
    始成为噬菌体疗法的研究和应用热点。本文通过整理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研究文献及临床报道,探讨、总结噬菌体与抗
    生素的协同作用机制,以期进一步推动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的研究与应用。
  • 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南专题
    高路1 甄诚1 鹿辉1 姜远英1,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1): 25-31.
    摘要:本文是抗菌药物(包括抗细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结核菌药物等)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南系列文章之一,是由中国药
    理学会化疗药理专委会组织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编写而成。本文主要针对真菌生物学特点,介绍了抗真菌药物非临床研究
    中药效学之体外药效学研究、体内药效学研究、体内PK/PD研究、抗真菌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其中省略了体外药
    效学研究中与抗细菌药物类同的内容。期望能为抗真菌药物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
  • 综述
    吴疆 崔嘉伟 薛云新 王岱*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 47(11): 1119-1127.
    摘要: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结核病(TB)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因抗
    结核药物的泛用与滥用,细菌耐药问题日渐凸显。近几十年仅有2种抗结核新药上市,由于药物使用中的副作用及其耐药菌株
    的出现,急需开展针对Mtb新靶点的药物研究。本文围绕近几年全球最新报道的抗结核药物靶点及其相关化合物进行综述并加
    以系统总结,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 综述
    司徒天欣 汪川蕾 严旭 张亮 江海洋*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05): 492-498.
    摘要: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及制剂是主要的应对手段之一。金属有机框
    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易于修饰、生物相
    容性好等特点。目前已发现MOFs具有抗菌作用,其结构适合装载和递送药物,这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新机遇。本文概
    述了MOFs的结构特点与抗菌和载药机理,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蒋建东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