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 2018年, 4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8-11-25
      

    综述
    论文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谷宇锋1 王淑歌1 郝海红1 戴梦红1 王旭1 程古月1,* 袁宗辉1,2,*
    2018, 43(11): 1321-13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菌的耐药性和毒力是决定抗生素治疗成败的关键。近年来研究表明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可以诱导细菌耐药并影响细菌的毒力。本文介绍了亚抑菌浓度抗生素产生的来源;阐述了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耐药性和毒力的影响。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涉及了细菌的耐药选择性、生物被膜和持留菌的形成、基因突变、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表达;对细菌毒力的影响主要包括细菌的黏附性、运动性和其它毒力因子。以期为畜牧生产中减少和避免亚抑菌浓度抗菌药的产生,减缓和克服细菌耐药性,降低致病菌的毒力提供参考。
  • 论文
  • 论文
    戴新予 郝海红 黄玲利 谢书宇 王旭 刘振利 彭大鹏* 袁宗辉*
    2018, 43(11): 1332-13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禽消化道细菌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沙门菌病、大肠埃希菌病等家禽肠道细菌病的流行日趋复杂,越来越难以控制,且不断出现新的流行与致病特点,不仅会造成严重肠道疾病而且会产生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高效、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养殖业用药的不合理导致细菌的氨基糖苷耐药性日趋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临床应用的潜力。而耐药监测需要判定标准,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关标准,主要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和欧盟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中的折点。当前CLSI和欧盟EUCAST标准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禽消化道细菌病折点的制定并不完全,所以要全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流行病学临界值和药效学临界值,为折点的制定工作提供科学数据,以监测耐药性的产生,分析耐药现状和发展规律,更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
  • 论文
    高雅婷1 李晓霞2 段金菊2,*
    2018, 43(11): 1338-13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 system, QS)是一种微生物细胞与细胞间的交流系统。铜绿假单胞菌是该系统的典型代表,可调控细菌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形成生物膜、产生毒力因子,并且减弱宿主的免疫应答。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QSIs)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前提下可降低细菌的毒性,且增强细菌生物膜对抗生素治疗的敏感性,这些特点使QSIs成为目前抗感染领域的研发热点。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及QSI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论文
    张丹 郑锐*
    2018, 43(11): 1344-13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及全耐药(PDR)的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比,住院时间更长,治疗花费更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由MDR、XDR及PDR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所致的HAP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抗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上抗生素的应用。
  • 论文
    涂欢芯1 章可可2 任佩琪1 胡翔宇1 孙妍1 潘乙怀1,*
    2018, 43(11): 1349-13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菌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多肽类及其衍生物。抗菌肽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且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口腔常见致龋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抗菌肽在龋病的药物防治方面提供参考。
  • 论文
    冯玲玲 杨芹 张露 崔艳阳 孙青青 谢则平 郭琳* 张淑敏*
    2018, 43(11): 1355-13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海南三亚红树林底泥样品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及抗菌活性,以期发现可以产生新颖活性物质的药用放线菌资源。方法    采用11种分离培养基以稀释涂布法对样品中的放线菌进行选择性分离;对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比对,开展多样性分析;放线菌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采用纸片法对粗提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同时对放线菌的生物合成基因NRPS、PKS I和PKS II进行筛选。结果    共分离到149株放线菌,它们分布于6个目12个科16个属,其中小单孢菌属为优势菌属;菌株MG16072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最近有效菌株Actinomadura hallensis H647-1T的相似率为97.94%,为潜在Actinomadura属新种;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有20株放线菌至少对1株检定菌具有抗菌活性;NRPS、PKS I、PKS II基因筛选结果显示,有82株放线菌至少含有1种生物合成基因。结论    海南三亚红树林含有丰富的药用放线菌资源,具有从中发现新颖活性物质的潜力。
  • 论文
    方志锴 江红 林风 连云阳*
    2018, 43(11): 1364-13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铜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chalcea, M. chalcea)FIM 02-523能够合成对乏氧肿瘤细胞、艰难梭菌等具有活性的环脂肽类化合物rakicidins。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本研究首次对M. chalcea FIM 02-52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得到总长约6.74Mb的序列信息。分析表明基因组GC含量为72.89%,包含了6167个蛋白编码序列。利用AntiSMASH预测基因组中存在19个生物合成基因簇。结合PKS/NRPS生物合成特征和rakicidins化学结构特点,定位到了rakicid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并初步推测其生物合成途径。研究为M. chalcea FIM 02-523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代谢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 论文
    王安琪 崔杰 刘海侠 何正有*
    2018, 43(11): 1371-13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微生物菌库中筛选对积雪草皂苷化学结构修饰的阳性菌株,并对其转化进行研究。方法    在含积雪草皂苷提取物的转化培养基中接种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毛霉菌(Mucor sp.)、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醋酸菌(Cusuanjun)等微生物。先用薄层色谱法(TLC)初步筛选出转化积雪草皂苷的微生物,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转化液的成分。结果    薄层色谱法测出毛霉菌能对积雪草苷进行转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转化液中含有新的未知转化产物及其皂苷苷元,且苷元转化率高达83.12%。结论    利用筛选出的毛霉菌对积雪草皂苷转化,其条件简单,转化率高。为中药积雪草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 论文
    朱进伟1,2 滕云2,3,* 张敏1,2 高祥1,2 郑玲辉1,2,3
    2018, 43(11): 1376-13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脱酰基酶可以将echinocandin B(ECB)脱去酰基侧链得到ECB母核,用于化学合成抗真菌药阿尼芬净。本研究考察了以二甲基亚砜(DMSO)助溶剂的转化体系脱酰基酶对ECB转化的各因素,建立了转化工艺(磷酸缓冲浓度:0.02mol/L,pH7.0,KCl浓度:0.68mol/L,DMSO浓度:15%,ECB浓度:450mg/L,加酶量:10%,转化温度:40℃)。为了提高转化效率,探索了新的转化体系即以β-环糊精助溶剂的转化体系,其优势为:当ECB与β-环糊精的浓度比为1:6时,ECB可在体系中完全溶解,底物浓度可以达到2g/L。
  • 论文
    丁亚莲 李春玲 牛春 张萍*
    2018, 43(11): 1384-13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进一步提高恩拉霉素发酵生产水平。方法    对杀真菌链霉菌RN16-7进行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与庆大霉素复合处理。结果    经大量筛选,得到了恩拉霉素高产突变株RN16-242,其遗传性状稳定,发酵效价达7423u/mL,比出发菌株RN16-7(4703u/mL)提高了57.8%。菌株保存,采用甘油管低温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和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是甘油管低温保藏法最好。
  • 论文
    周跃慧1,2 仝倩倩1,2 袁丽霞1 陈祥松1,2 孙立洁1 吴金勇1 姚建铭1,*
    2018, 43(11): 1389-13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物理诱变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维吉尼亚霉素(VGM)高产菌株维吉尼亚链霉菌,并考察外源添加稀土元素氯化镧对维吉尼亚链霉菌发酵的影响。方法    一方面,以链霉素为筛选剂建立孢子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及紫外诱变两种筛选模型,采用管碟法获得抑菌圈直径较大的作为初筛菌株,再通过摇瓶复筛进一步确定高产菌株。另一方面,在发酵培养基中外源添加3~30mg/L的氯化镧,考查其对链霉菌合成VGM的影响。结果    比较两种筛选模型,基于链霉素的微波诱变效果较好,正突变率高达32.83%;并获得一株高产菌株MW 178(146.72±11.80)μg/mL,较出发菌株(21.24±1.34)μg/mL提高了约6倍。在发酵初始时,外源添加10mg/L氯化镧,VGM的产量由146.72μg/mL提高到180.01μg/mL,提高了约22.69%。结论    采用微波诱变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的方法可以获得VGM高产突变株;在发酵初始时,外源添加适量氯化镧可以显著提高VGM产量。
  • 论文
    周剑 林如 欧阳浩亮 连云阳 林风 江红*
    2018, 43(11): 1397-14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海洋小单孢菌FIM02523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成分rakicidin B含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设计实验等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比例及培养条件。结果    确定了最优rakicidin B发酵培养基:可溶性淀粉4.0%,蔗糖1.0%,大豆蛋白胨1.0%,酵母粉2.0%,甘氨酸0.1%,NaCl 0.5%,MgSO4 0.05%,CaCO3 0.5%;最优摇瓶发酵条件:发酵周期为120h,接种量5.0%,500mL摇瓶装量100mL,摇床转速220r/min,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7.5。结论    优化后发酵工艺rakicidin B的发酵效价较初始工艺提高了约7.3倍。
  • 论文
    王小亮 张秉华 马泉荔 赵浦中 衷红梅 席志芳 杜亚俊
    2018, 43(11): 1403-14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中新霉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首先,通过正己烷溶解膏剂,水萃取的方法提取贴膏剂中的硫酸新霉素,然后建立HPLC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为:Apolllo C18色谱柱(250mm×4.6mm, 5μm),流动相:0.1mol/L三氟醋酸溶液-乙腈(80:20,V/V),流速:0.5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为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80℃,载气流速:2.0L/min,增益为1。结果    硫酸新霉素在1.0~5.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样品浓度呈良好的log-log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87X+7.12(r=0.999),定量限为:0.260μg,平均回收率为88.99%,重复性RSD为1.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且快速,可用于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中硫酸新霉素含量测定。
  • 论文
    程强1 羿国娟1 周杨杨1 贺英1 孙文霞1 张敬尧2,*
    2018, 43(11): 1407-14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原儿茶酸的浓度,并对beagle犬灌胃四季青水煎液后原儿茶酸的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    Beagle犬血浆样品以酮洛芬为内标,用乙腈沉淀蛋白,采用LC-MS/MS法进行分离和测定。色谱柱为C18(4.6mm×100mm, 2.7μm);流动相为80%乙腈-20%水(含0.1%甲酸),流速为0.2mL/min,柱温为30℃。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检测离子为原儿茶酸m/z 153.0→109.0,内标酮洛芬m/z 253.1→209.1。6只beagle犬单次灌胃四季青水煎液50mL(0.2g/mL)后,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167、0.333、0.5、0.667、0.833、1、1.5、2、3、4和6h采血,以LC-MS/MS法测定原儿茶酸在beagle犬体内的血浆浓度,并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原儿茶酸浓度在0.05~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05μg/m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6%,准确度为92.3%~102.0%。Beagle犬分别单次灌胃1g/kg(生药量)四季青水煎液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53±0.33)μg/mL,Tmax为(0.42±0.09)h,t1/2为(0.80±0.16)h,MRT0~t 为(1.04±0.14)h,MRT0~∞ 为(1.32±0.26)h,AUC0~t为(1.90±0.35)(μg/mL)·h,AUC0-∞为(2.02±0.33)(μg/mL)·h。 结论    本实验中建立的LC-MS/MS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以用于犬血浆中原儿茶酸的测定。Beagle犬单次灌胃四季青水煎液后,血浆中原儿茶酸能快速吸收,达峰速度较快,在体内能滞留一定时间,有利于四季青药效作用的发挥。
  • 论文
    杨煌建 张祝兰* 唐文力 任林英 王德森 连云阳*
    2018, 43(11): 1413-14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N-CWS)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背部皮肤创伤模型,观察小鼠伤口愈合时间和愈合率,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N-CWS能明显提高小鼠创伤愈合速度和愈合率(P<0.05或P<0.01)。HE染色显示N-CWS组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表皮再生完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d时N-CWS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N-CWS组PD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低于对照组的表达水平。结论    N-CWS在创伤修复愈合过程中起明显促进作用,可能与适度调节VEGF和PDGF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 论文
    李娟娟1, 2 韩利文2 邱昌辉2 刘可春2 孙桂金2 何秋霞2 田青平1,* 张云2,*
    2018, 43(11): 1419-14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研究吡嗪酰胺(PZA)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及其产生机制。方法    采用受精后4h的斑马鱼胚胎进行吡嗪酰胺不同浓度的暴露,分别于暴露后24、48、72和96h进行死亡率、孵化率的统计。给药96h后进行斑马鱼幼鱼形态评分、行为学分析、活性氧簇(ROS)和氧化应激指标检测。结果    表明吡嗪酰胺显著抑制斑马鱼胚胎孵化,导致斑马鱼幼鱼发育畸形(如卵黄囊吸收迟滞、鱼鳔缺失、心包水肿和体节模糊等),同时吡嗪酰胺的暴露造成斑马鱼幼鱼运动行为能力的降低。吡嗪酰胺的暴露能够引起斑马鱼体内RO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论    吡嗪酰胺对斑马鱼胚胎有明显的发育毒性,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氧化应激在吡嗪酰胺发育毒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论文
    张婷婷1 乔红群1,2 丁亚军2 王虎斌2
    2018, 43(11): 1426-14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富马酸西他沙星注射液对小鼠细菌感染的体内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以0.5mL的最小致死量(MLD)腹腔注射细菌感染小鼠,建立小鼠腹腔感染模型;于造模1h后,分别静脉注射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富马酸西他沙星注射液、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和灌胃给予西他沙星。记录给药后1~7d小鼠存活数;用BLISS法计算ED50、ED95及P值。结果    富马酸西他沙星注射液对4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ED50值在0.5~4.0mg/kg,ED95值在1.5~16.3mg/kg,明显优于对照药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和西他沙星(口服)(P<0.01)。结论    富马酸西他沙星注射液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表现出较好的体内抗菌作用,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药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和西他沙星(口服)。尤其是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富马酸西他沙星注射液优于西他沙星(口服)。因此,富马酸西他沙星注射液有着良好的市场预期,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 论文
    唐达 陈诚*
    2018, 43(11): 1431-14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定硫酸头孢喹肟乳液在猪体内的血药浓度。方法    以吐温80、斯盘85为乳化剂,通过表面活性剂复配方法制备了新型硫酸头孢喹肟乳液制剂。与市售硫酸头孢喹肟混悬液对比研究硫酸头孢喹肟乳液生物等效性,将实验猪随机分组,并分别肌注硫酸头孢喹肟乳液及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试验优化了硫酸头孢喹肟血液样品的处理方法,并考察了方法专属性。结果    硫酸头孢喹肟分析方法在0.10~10.00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57.06x+18.347,r2=0.9996 (n=5),日内变异系数低于5.76%,日间变异系数低于8.35%;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3.4%~97.7%,完全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两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a)分别为(0.842±0.015)h和(0.825±0.021)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357±0.043)h和(1.345±0.051)h;峰浓度(Cmax)分别为(3.386±0.083)μg/mL和(3.526±0.091)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054±0.059)h和(1.025±0.08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达(12.706±0.553)mg·h/L和(12.787±0.394)mg·h/L。对两实验组AUC0~t、Cmax、Tmax进行差异性分析,3种药代参数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自制硫酸头孢喹肟乳液与市售硫酸头孢喹肟混悬液具有生物等效性。
  • 论文
    刘婷婷1 杜鸿2,* 周惠琴2 谢小芳2 郑毅2
    2018, 43(11): 1436-14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近5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性及其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等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法、KB法分析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表型,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筛选blaKPC、blaNDM、blaIMP、blaVIM和blaOXA48碳青霉烯酶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检测细菌的同源性和相关遗传性。统计分析相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离到8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43株(52.44%),中段尿12株(14.63%),血液10株(12.20%),无菌体液8株(9.76%),分泌物8株(9.76%),导管1株(1.22%),对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85.4%~100%),碳青霉烯灭活试验阳性率为84.1%。PCR检测到71株细菌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包括KPC阳性56株(78.87%)、NDM阳性10株(14.08%)、IMP阳性4株(5.64%)、VIM阳性1株(1.41%)。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ICU)病区(41株,50.00%)和神经外科(14株,17.07%)。2016年检出的32株中有23株(71.9%)PFGE呈高度同源性,且MLST分型均为ST11,其余7株为ST64型(21.9%),2株为ST23型(6.2%)。结论    本院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于ICU,以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对碳青霉烯类耐受主要由于产KPC酶,需进一步加强临床耐药细菌的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论文
    纪乃琪 陈向东* 汪辉 任聪 鲍张杰
    2018, 43(11): 1443-14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诱导多黏菌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探究其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药物浓度倍增法诱导多黏菌素耐药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PCR扩增并测序确定突变部分;终点显色法检测内毒素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比浊法和活菌计数法分别测定生长曲线;结晶紫半定量法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诱导得到4株耐药株,菌株MIC和MBC均大幅提升且有一株mgrB上游基因突变,内毒素含量升高,mgrB表达量下降,PhoPQ和pmrHFIJKLM相关基因表达均上升。突变株生长状况与野生株基本一致,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增强,waaA基因表达上升。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mgrB上游基因突变是多黏菌素耐药原因之一,并可引起内毒素含量升高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增强。
  • 论文
    程振娜1 李刚2,3 陶佳2 周晓燕2 殷国民2 贾伟2,3,*
    2018, 43(11): 1449-14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诺卡菌临床分离株的药敏及与克拉霉素和四环素类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方法    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诺卡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PCR法检测19株诺卡菌克拉霉素的耐药相关基因ermA、ermB、mefA、msrD,对四环素类的耐药相关基因tetO、tetM、tetL。结果    19株诺卡菌中,ermA基因检出率为15.8%(3/19),未检出tetO、tetM、tetL、ermB、mefA、msrD基因。药敏结果显示19株诺卡菌对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均为5.3%,未见克拉霉素耐药菌株。耐药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占78.9%,其次为庆大霉素和头孢吡肟,分别占21.1%和15.8%。对其余药物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诺卡菌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耐药与tetO、tetM、tetL基因无关,存在另外的四环素类相关耐药机制。ermA基因并不能引起克拉霉素耐药。
  • 论文
    蒙光义1 彭评志1 周丽娟1 严浩林1 王冬晓2 何姗姗3
    2018, 43(11): 1454-14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情况,及其与常见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效试验,监测2012—2016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对其耐药率变迁性与同期医院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升高,重症监护室(ICU)检出率最高,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1),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变迁与亚胺培南的用药频度呈明显正相关(r=0.919, P=0.027),但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与其用药频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我院需要针对ICU和呼吸内科等重点科室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监测和防控,建议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严格限制和规范使用亚胺培南以降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 论文
    白靖1 胡振杰2 刘丽霞2 崔蓉1 李斌2 刘江1,*
    2018, 43(11): 1459-14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持续输注给药方案用于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及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且未行持续肾替代治疗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基于抗菌药物PK/PD特性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对抗菌药物药动学(PK)/药效学(PD)参数的影响方面,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持续输注给药及剂量调整对药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结合患者病理生理学状态,并且根据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PK/PD特性和静脉输注方法的循证医学依据,调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给药剂量、给药间隔和静脉输注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并结合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刘昌孝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