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邵健健 杜红旭 曲逸文 毕师诚 张莹莹 马跃*
    2022, 47(10): 985-9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抗生素滥用已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抗生素耐药危机,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策略解决这一问题。古老的噬菌体疗法
    因噬菌体杀菌效力强、可自我复制等优势而重新受到重视。但单独使用噬菌体可能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抗菌谱过窄,噬菌体抗
    性及免疫原性等。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够协同裂解宿主细菌,更好地控制或根除细菌感染,因此,二者联用在近年来开
    始成为噬菌体疗法的研究和应用热点。本文通过整理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研究文献及临床报道,探讨、总结噬菌体与抗
    生素的协同作用机制,以期进一步推动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的研究与应用。
  • 综述
    杜静怡 王铖 郭君慧 谢浩*
    2022, 47(10): 994-1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细菌RND(resistance-nodulation-cell division)外排泵是一类由内膜转运蛋白、周质融合蛋白、外膜外排蛋白组成的蛋
    白复合体,能够将抗菌药物和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如毒素、染料、洗涤剂、脂质、群感信号分子等排出细菌细胞外。通过影响
    RND外排泵的组装和功能,可逆转多重耐药性的发生与防止耐药性的发展。细菌具有多种外排泵,本文以RND外排泵为代表,
    介绍与其结构以及外排药物的转运和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
  • 综述
    曹弘扬1 汪庆1,* 赵佳丽2 梁海崟1 郭绍月1 万春云1 骆慧晓1
    2022, 47(10): 1002-1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加剧了环境耐药菌的产生,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在食品链多个环节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
    素,造成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多种食品中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强。携带耐药质粒的耐药菌通过“农场到餐桌”转移、定
    植在人体肠道,引起人体肠道菌群变化和免疫功能改变。食品的全球化贸易进一步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全球性传播。本文综述
    了食源性耐药菌污染现状、传播途径和人体健康风险。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食品环境中抗生素耐药菌的研究重点进
    行展望。
  • 综述
    董柳含1,2 许小菊3 王瑾1 蔡芸1,*
    2022, 47(10): 1013-1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生理药动学(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 模型是一种模拟药物在人或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过程的数学模型,集成了药物的理化和系统(生理)信息,能描述药物在靶组织器官中的经时变化,用于药物研究的各个
    阶段。本文将综述PBPK模型在抗感染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为抗感染药物研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综述
    张春晓 卢芳 张临 李琳 孙菲菲*
    2022, 47(10): 1020-10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Lefamulin是首个可以用于治疗全身感染的半合成截短侧耳素类药物。目前,已经完成了lefamulin治疗社区获得性细
    菌性肺炎(CABP)的Ⅲ期临床试验和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被FDA和
    EMA批准用于治疗CABP,可经口服和静脉给药。Lefamulin对引起CABP的细菌抗菌谱广,作用机制独特,耐药性出现较慢,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本文从lefamulin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应用、安全性及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
    合理使用该抗菌素提供理论依据。
  • 综述
    陈渊成1,2 刘笑芬2 卞星晨2 李鑫2 张菁1,2,*
    2022, 47(10): 1025-10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商品名:舒普深)在中国治疗临床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系
    统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SinoMed、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1978年至2019年7月4日公开发表的关于头孢
    哌酮/舒巴坦在中国治疗临床感染方面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使用Stata 15.0和SAS 9.4软件进行荟萃(Meta)分析。
    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与痊愈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细菌清除率(株)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最终纳入110篇文献,其
    中有82篇、87篇分别纳入有效率和痊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临床感染的总有效率为80.3% [95%置信
    区间(CI): 77.4%~83.0%],痊愈率为50.1% (95%CI: 45.1%~55.1%)。共38项研究报告了细菌清除率,结果显示细菌清除率为81.1%
    (95%CI: 76.9%~84.9%)。62篇文献报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事件例数,合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4% (95%CI: 6.1%~8.9%),包括
    血液系统不良事件、胃肠道不良事件、肝肾功能损害及皮肤不良事件等。与其他对照药物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临床感染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为可观,对治疗临床感染具有较高的价值,安全性好。但
    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加强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不良事件监测,减少不良事件。
  • 微生物药物筛选
  • 微生物药物筛选
    王潇1 蒙建州2 关艳1 刘思含1 张佳炜3 李晓辉1 刘忆霜1,*
    2022, 47(10): 1038-10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发现结核分枝杆菌Pks13(MtPks13)的抑制剂,为后续针对以MtPks13为靶点开发抗结核药物奠定了基础。方
    法 表达MtPks13-TE蛋白并优化其酶活测定方法,构建MtPks13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与海分枝杆菌表型筛选方法联用,对5
    万个化合物进行筛选,将获得的抑制剂IMB-7142进行IC50以及酶动力学性质的测定;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实验以及分子对接模型研究阳性化合物IMB-7142与MtPks13-TE蛋白是否能发生相互作用及其作用位点;用菌液稀释法评
    价IMB-7142对结核标准株的抗结核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MtPks13抑制剂筛选模型,并发现了一个对MtPks13有抑制作用,
    同时抑制海分枝杆菌生长的化合物IMB-7142,该抑制剂能与MtPks13-TE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结核活性。结
    论 成功构建了稳定的MtPks13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并且应用该模型筛选得到的一个抑制剂同时具有抗结核活性,为后续
    开发以MtPks13为靶点抗结核药物提供了思路。
  • 微生物药物筛选
    张艳婷 彭帅 黄炳耀 巫明媚 陈锦营 卢护木 高程海 刘永宏 罗小卫*
    2022, 47(10): 1045-10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开展1株北部湾来源珊瑚共附生真菌Talaromyces verruculosus GXIMD 02504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研
    究。方法 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菌株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和文献数据对比解析化合物的化学
    结构,并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改良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 从其液体发酵产物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
    别为chrodrimanins A-B, E-F, H(1~5)、芝麻素(6)、樱黄素(7)、5,7,4-三羟基异黄酮(8)、N-acetyl-tryptamine(9)。化合物8显示出对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的弱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为78 μg/mL。结
    论 从菌株T. verruculosus GXIMD 02504中分离得到以chrodrimanin类混源萜为主的化合物9个,其中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属中
    分离得到,且化合物8具有一定的抗表皮葡萄球菌活性。本研究丰富了该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
  • 遗传育种与生物合成
  • 遗传育种与生物合成
    郄丽萍1 姜明星2 葛鹍鹏1 随子华2 赵鹏鹏1 马婕1 张雪霞1 吴达2,*
    2022, 47(10): 1051-10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替考拉宁发酵培养基,并对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来提高其发酵产量。方法 以游
    动放线菌TC19-3p-103为试验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考察因素的参考范围;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响应面试验
    的中心区域;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了发酵培养基中的有机氮源最佳浓度组合;并对起始搅拌转速与通气量这两个
    发酵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考察;在发酵过程中,采用流加技术控制碳源浓度。结果 经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其摇瓶产量提高了
    31.6%;50L罐发酵工艺参数优化后,发酵水平达到8558 mg/L。 结论 优化后的发酵工艺,显著提高了替考拉宁的产量,为其
    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分析质控与制剂
  • 分析质控与制剂
    朱鸿维1,2 陈梦昱1 刘志伟1 张鲁斌1 王佳丽2 牛亚倩2 王建豪2 夏行昊2 张晓南1,2,*
    2022, 47(10): 1057-1064.
    摘要:目的 螺旋霉素原料药粉的粒径大、团聚现象严重,因此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有研究报道超细粉制备技术可
    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方法 采用了两种代表性的方法制备螺旋霉素的超细粉:分别为喷雾干燥法和反溶剂法;并以粒径为
    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最佳结果,对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粉体分别进行粒径、形貌特征和物化性质对比。结果 两种
    方法的最佳条件为:喷雾干燥法的进料速度为5 mL/min,雾化空气速度为800 L/h,进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85℃,平均
    粒径为(1638±10.99) nm。反溶剂法在25℃条件进行实验,溶剂与反溶剂的比例为1:5,最佳搅拌速度为1000 r/min,获得的平均
    粒径为(230±7.31)nm,以上结果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DL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经气相色谱检测,两种方法中的溶剂残留均符合ICH最低标准(5000 ppm);结论 与喷雾干
    燥法相比,反溶剂法制备的螺旋霉素粒径更小、粉体分散性更佳,其溶解度更高。因此反溶剂法制备的螺旋酶素微粉更适用于
    制药业,为微粉技术提供技术思路。
  • 分析质控与制剂
    赵敬丹 蒋孟虹 刘浩
    2022, 47(10): 1065-10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新建硫酸小诺米星及其注射液有关物质和组分检查的HPLC-脉冲安培电化学检测(PED)法,并探讨其用于评
    价硫酸小诺米星及其注射液质量的合理性。方法 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LP-C18(3.9 mm×300 mm,5 μm);以1.5%三氟醋酸
    溶液(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2.6)-乙腈(98:2, V/V)为流动相,脉冲安培电化学检测器检测,金电极为工作电极,四电位
    波形工作模式,柱后加0.5 mol/L NaOH溶液,流速0.4 mL/min。结果 新建的电化学检测法可实现小诺米星相关杂质和小诺米星
    组分的准确定量,灵敏度是蒸发光散射检测法(ELSD)的近40倍,对于国产硫酸小诺米星及其注射液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结
    论 HPLC-PED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替代或和现有蒸发光散射法联合作为硫酸小诺米星及其注射液有关物质和组分检查
    的分析方法。
  • 分析质控与制剂
    张翠央1,2 杜杰1,2 陈武3 龙青山1,2 唐滢1,2 黄军1,2 雷平1,2 郭照辉1,2 刘清术1,2,*
    2022, 47(10): 1070-10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制备伊短菌素A标品并建立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发酵液经过预处理后,采用阳离子吸附树脂富集和反相高
    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制备得到伊短菌素A。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等确证化学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纯度。
    定量分析方法采用XAqua C18(250 mm×4.6 mm, 5 μm)色谱柱,流动相:0.1% TFA水溶液-甲醇(90:10,V/V);流速:1 mL/min,检测
    波长:272 nm,柱温:35℃,进样量:20 μL。结果 制备了高纯度的伊短菌素A标品。优化定量条件下伊短菌素A在15~1200 mg/L
    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2.61%~107.33%;测定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63566%(n=6),<1.0%;
    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6.74 ng和55.79 ng。结论 本文所建立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放大生产。定量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
    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伊短菌素A的定量分析。
  • 药理与临床
  • 药理与临床
    杨璐 李云轩 宋婉红 王文倩 黄云龙*
    2022, 47(10): 1077-10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以肠道定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ce Enterobacteriaceae, CRE)与同一患者后期感
    染细菌的关系为出发点,同源性检测和耐药基因筛查为中心,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肠道CRE的定植情况、
    CRE肠道定植与后期感染的关系层次上,进行CRE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从而为临床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
    法 收集2018—2019年来自ICU病房及由其他科室转入ICU的共11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离同一患者肠道定植CRE菌株和
    后期其他感染部位的菌株,对所有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检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脉冲场
    凝胶电泳(PAGE)试验的方法对定植CRE菌株和后期其他感染部位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95位ICU患者中有19位患者肠
    道CRE筛查阳性,定植率为20.00%。其中发生后期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11位,目标菌株耐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2株菌
    株中有21株检出耐药基因,占95.45%(21/22)。其中19株检出KPC-2耐药基因,阳性率为86.36%(19/22);2株检出NDM-1耐药基
    因,阳性率为9.09%(2/22)。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均为阴性。22株目标菌的MLST分型共分为3个型,主要为ST11型,11位患
    者中除了1位患者的后期感染菌株与定植菌株差异明显外,其余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均为相同的ST型;PAGE检
    出22株菌的分型可分为A群和B群,共7个型别,其中7位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之间条带位置与数目相同,视为同
    一克隆型,3位患者的肠道定植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条带有2~3个差异,同源性极高,视为高度相关菌株;1位患者的肠道定植
    菌株与后期感染菌株的条带异超过7条,视为不相关菌株。结论 ICU患者定植率高,应加强入院CRE定植筛查;ICU患者部位
    检出的定植及感染CRE菌株MIC值高,为高耐药性菌株;ICU患者发生CRE感染的菌株与自身定植的菌株有极高的同源性。
  • 药理与临床
    廖黎 鲁兰* 杨晨 刘昆 赵玉婷
    2022, 47(10): 1084-10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探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
    筛选获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数据芯片GSE120760, GEO2R工具筛选出铜绿假单胞菌浮游状态和生物被膜状态的差异表达基
    因;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1软件中构建靶点PPI网络图, 并在DAVID和KOBAS数据库中对差异表达基
    因进行GO生物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用铜绿假单胞菌体外生物被膜模型测定5种氨基酸(D/L型)的抗生物被膜作用效果。结果
    由芯片GSE120760筛选得到556个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上调基因143个, 下调基因413个;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到62个关键基因,
    这些基因主要与30S和50S核糖体蛋白相关;GO功能富集得到40个条目;KEGG 富集到44条通路, 主要涉及代谢途径、次生代谢
    产物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多种氨基酸代谢、群体感应、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等;体外验证试验中,D-氨基
    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 而L-氨基酸对其形成无影响。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挖掘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
    的关键基因与靶点, 并与代谢途径、氨基酸合成和代谢、群体感应、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等相关, 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
    靶向抗感染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
  • 药理与临床
    李刚1,2 刘俊枫3 王文1,2 马红1 赵梅1 姚琳芳1 顾常梅1 贾伟1,2,*
    2022, 47(10): 1091-10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宁夏地区纹带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striatum)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
    总医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纹带棒杆菌,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
    鉴定到种,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并回顾性分析感染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65例纹带棒杆菌感染男性42例(64.6%),≥60岁23例(35.4%),
    感染主要集中在肺部(50例,76.9%),以神经科(37例,56.9%)和烧伤整形科(12例,18.5%)为主;多数有肺部感染(61例,93.8%)
    和神经系统(49例,75.3%)基础疾病;进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有创操作60例(92.3%);对青霉素、头孢曲松、美罗培南、红霉
    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耐药率在92.3%~100%;对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在32.3%~47.7%;四环素与庆大霉素的耐药
    率较低,仅为10.8%和4.6%;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纹带棒杆菌感染多发生于有肺部感染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男
    性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操作易促成该菌感染,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其仍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 药理与临床
    张琪1 何建1 杨晓艳1 辛有全1 靳娟1 李胜1 熊浩明2 杨建国2 代瑞霞1,*
    2022, 47(10): 1096-10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不同注射时间治疗实验动物鼠疫的疗效。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成人剂量,用施新猷动物
    折算系数法计算豚鼠每日所需注射剂量。实验设立24 h治疗组和48 h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豚鼠。30只实验豚鼠均于鼠鼷部皮
    下注射菌量为1×107 cfu/mL鼠疫菌141株,24 h治疗组和48 h治疗组分别于染毒后24 h和48 h开始注射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12 mg/d,
    1日1次,连续治疗9日再观察9日。结果 左氧氟沙星24 h、48 h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70%,对照组动物全死亡。结
    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实验动物鼠疫疗效显著,可用于鼠疫临床一线治疗。
  • 药理与临床
    李琳 刘菊* 王爱利 肖方喜 戴朝博 李秀娟
    2022, 47(10): 1100-1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人源抗菌肽LL-37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炎症
    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PD组、LL-37组、LL-37联合DAPT(Notch1/Jagged1
    信号通路抑制剂)组。正常组室温下正常喂养,COPD组、LL-37组、LL-37联合DAPT组采用烟熏法建立COPD模型。LL-37组大
    鼠经鼻滴入LL-37(10 μg) 50 μL,LL-37联合DAPT组大鼠经鼻滴入总体积50 μL的LL-37(10 μg)+DAPT(10 μg)。正常组、COPD
    组大鼠分别经鼻滴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占比;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白三烯
    B4(LTB4)含量;HE染色检测气道重塑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Notch1、Jagged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蛋白表
    达量。结果 与COPD组比较,LL-37组外周血Th17占比和Th17/Treg、BALF中IL-8、LTB4含量、管壁厚度/外径(MT%)及管壁
    面积/气管总面积(MA%)均降低,Treg占比升高(P<0.05);与LL-37组比较,LL-37联合DAPT组外周血Th17占比和Th17/Treg、
    BALF中IL-8、LTB4含量、MT%及MA%均升高,Treg占比降低(P<0.05)。与COPD组比较,LL-37组Notch1、Jagged1、Hes1蛋
    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LL-37组比较,LL-37联合DAPT组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人源抗
    菌肽LL-37可调节COPD大鼠外周血Th17/Treg失衡,抑制炎症反应及气道重塑,激活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发挥治疗
    作用的机制之一。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刘昌孝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