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药理与临床”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药理与临床
    李春花 王有为 李红霞 田咏梅 雍刚 喻林冲 贺元 罗才会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4): 457-462.
    摘要: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性病监测点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变迁,为淋病的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成都地区性病监测点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产青霉素酶淋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四环素、青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10年间共监测1002株淋球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564株(56.29%)、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421株(42.02%), PPNG和TRNG阳性率分别在51.04%~68.63%、26.13%~59.09%,PPNG变化趋势较平稳,而TRNG呈明显的下降趋势(χ2=69.809,P<0.01)。青霉素耐药率66.67%~94.87%,呈前升后降趋势且变化明显(χ2=44.730,P<0.01),而中介率呈前降后升趋势(从15.45%降至5.13%后逐年升至29.73%)。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93.75%~100%)。阿奇霉素平均非敏感率10.33%,MIC50和MIC90均下降了1个稀释度。10年间头孢曲松非敏感率1.90%,MIC90上升了2个稀释度;大观霉素中介率和耐药率分别为0.90%和0.20%。结论 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可以继续作为成都地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未来阿奇霉素或许也可加入该行列。
  • 药理与临床
    彭善鑫1 刘婷婷1 孙志清1 朱晓松1 左志文1,  廖瑞兰2 付立芳2 周卫萍3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4): 463-468.
    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征和耐药情况,为该菌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3家三甲医院分离鉴定的伯克霍尔德菌及其患者数据。结果 共检出414株伯克霍尔德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73株(90.10%);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ICU)和呼吸内科,在痰标本中的占比最高(75.12%,311/414)。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情况、接受有创操作和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相关;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53.67%,212/395);其他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0,P=0.00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变化虽各不相同,但均低水平耐药;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近3年呈上升趋势;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不同的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美罗培南耐药性差异大。结论 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的伯克霍尔德菌主要来自ICU,以痰标本为主,易感人群是60岁以上老人;2型糖尿病是其他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伯克霍尔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不一,临床医生可根据药敏结果优先选用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
  • 药理与临床
    侯美玲1 王继春1,  王俊瑞2 郑文琪2 刘德艳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4): 469-475.
    摘要:目的 探究呼和浩特地区儿童肠道可培养拟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21年03月—2022年09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儿童的粪便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厌氧菌及棒状杆菌(ANC)鉴定卡、MALDI-TOF MS质谱仪鉴定、分离拟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拟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219株拟杆菌分离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其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97.7%、97.3%、70.3%和68.0%;对头孢替坦、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亚胺培南中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50.2%、36.1%、17.8%和12.3%;对甲硝唑、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氯霉素轻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1%、5.5%、4.6%和0.9%。结论 我地区儿童肠道可培养拟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尤以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为甚,其中,脆弱拟杆菌对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于其他拟杆菌。既往有广谱抗生素用药史的儿童中分离获得菌对哌拉西林、头孢替坦、替卡西林、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于无相关用药史的儿童来源菌,且从年长儿肠道分离的拟杆菌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耐药性高于低龄儿童。我国儿童拟杆菌的耐药性可能被严重低估,应加强不同地区针对儿童拟杆菌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系统性监测。
  • 药理与临床
    刘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4): 476-480.
    摘要:目的 观察对门、急诊所有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全覆盖大样本量的点评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影响。方法 对门、急诊所有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本文通过实践前后对照的方法,将点评模式优化前(2022年)、优化后(2023年)的点评结果即不合格率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对比优化前,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进一步降低。2023年与2022年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全覆盖处方点评、人工点评结合软件点评、学术交流和行政干预并行等措施可显著降低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持续改进不合理用药现象。
  • 药理与临床
    薛天琴1 李卓献2 唐玉清1,  陈西卓1 李胤铭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2): 189-198.
    摘要:目的 细菌耐药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难题,产生了严重的健康及经济威胁。本研究从医院视角进一步明确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的健康及经济负担,以期为细菌耐药相关政策干预的评估与优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出院时间在2018—2019年的170,819住院人次样本为研究对象,并设置了ESBLs阳性感染组、ESBLs阴性感染组和无感染及定植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对3个组进行1:1:100匹配,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状态模型分别测算ESBLs阳性感染组相对于两对照组的死亡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和额外床日数,最终基于医院视角测算额外住院成本。结果 经匹配后纳入分析的ESBLs阳性感染组、ESBLs阴性感染组和无感染及定植组的样本分别为885、885和81,245住院人次。ESBLs阳性感染组的死亡风险是无感染及定植组的2.58倍(P<0.001),同ESBLs阴性感染者相比并未显著增大患者的死亡风险(P=0.25)。ESBLs阳性感染组相较于其无感染及定植组和ESBLs阴性感染组产生的额外床日数分别为每例3.69 d和1.92 d,对应的额外住院成本为每例6,570.12元和3,418.60元。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 药理与临床
    尹莎莎1, 2 戴月如1 修瑜1 魏取好1, 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2): 199-207.
    摘要:目的 明确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中毒力和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非重复分离自分泌物、血液临床标本中的158株SA,采用Vitek2 Compact或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PCR筛查SA毒力基因(hla、nuc、coa、pvl、sea、seb、eta、etb、tst)和耐药基因(mecA、mecC、aac(A)-aph(D)、aph(3')-IIIa),并分析其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临床科室中检出SA较多的是普通骨科(67/158,42. 4%)和普通外科(29/158,18.4%)。158株SA均携带hla和nuc。5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毒力基因seb检出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而MSSA中毒力基因coa检出率高于MRSA(P<0. 05)。coa+菌株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低于coa-菌株,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高于coa-菌株;pvl+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于pvl-的菌株;sea+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sea-菌株;seb+菌株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于seb-的菌株(P<0.05)。aph(3')-IIIa+菌株对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aph(3')-IIIa-菌株;aac(A)-aph(D)+菌株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高于aac(A)-aph(D)-菌株(P<0.05)。结论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较高,毒力基因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携带与细菌的耐药性相关,临床应合理用药并加强监测,以减缓和控制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的播散。
  • 药理与临床
    张甜甜1 刘志武2 黄喜凤3 陈琳4,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2): 208-214.
    摘要: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控CRKP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该时段检出CRKP的住院患者113例作为CRKP组,同期检出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usceptibl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SKP)的住院患者113例作为CSKP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KP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CSKP菌株的耐药率;113株CRKP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稍低(70.80%和75.22%);对氨曲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9.12%、84.96%、87.61%和87.61%,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达1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系统疾病、低白蛋白血症、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天数、免疫抑制剂使用史、感染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为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激素使用史是CRKP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CRKP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耐药形势严峻。研究分析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从而减少CRKP感染的发生。
  • 药理与临床
    徐本锦1, 2, 3 侯竹如2, 4 刘玲1, 2, 3,  严荣荣3 张金晶3 杜淼1, 2 宣焱1, 2 李卓禧2, 4 范蕾2, 4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2): 215-226.
    摘要:目的 基于蛋白质组学,深入揭示1株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肠炎沙门菌21A的分子特征,从而更好地防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肠炎沙门菌株21A进行分析,使用TimsTOF Pro仪器在数据非依赖采集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利用MSstats软件完成肽段与蛋白的定量以及差异蛋白统计,并对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行GO、KOG功能富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与CAZY注释、互作分析。结果 菌株21A中共鉴定出3183种蛋白质,其中差异蛋白300种。GO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与催化、结合、细胞内过程和代谢有关;KOG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6种代谢通路中;CAZY分析发现,37.96%的蛋白质为糖苷水解酶。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肠炎沙门菌株21A的蛋白质组学特征,该菌株在入侵和感染过程中采用多种生存策略,包括增强毒力因子表达,增加脂质降解和诱导铁获取等。对代谢相关蛋白质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该菌的传播与感染机制,更好地防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药理与临床
    王奇1 卢润禹1 肖珂2 陆锦辉3 朱冬林1 周文营1 李晓杰1 席云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2): 227-231.
    摘要:目的 分析非HIV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体外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2021年收治的13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表现、基础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38例非HIV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墨汁染色检测阳性率为73.9%,CrAg检测阳性率为100%,42例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疾病,49例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另外47名患者无基础疾病。患者多伴有头痛、发热、呕吐、四肢乏力和意识障碍等症状。脑脊液生化检查显示糖和氯化物减低,脑脊液蛋白升高。138株隐球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范围分别为≤4 ~≥16 μg/mL、≤0.5~1 μg/mL、1~16 μg/mL、≤0.125~0.5 μg/mL、≤0.06~0.5 μg/mL。5种抗真菌药物中5-氟胞嘧啶敏感性为95.60%,氟康唑敏感性为94.93%,伊曲康唑敏感性65.22%,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均为100%。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含免疫功能抑制疾病);CrAg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墨汁染色检测;非HIV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分离菌株对不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有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药理与临床
    蒋庆佳1 徐杨1 杜叶1 刘日慧2 刘涛3 徐玉玲4,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2): 232-240.
    摘要:目的 以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产生的自沉淀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理化性质,对其抑菌作用及其机制展开研究,为中药自沉淀现象产生的物质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差示热量扫描法、红外光谱扫描和紫外光谱扫描测定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自沉淀理化性质;采用牛津杯法探索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及自沉淀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进一步研究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自沉淀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测定菌体的生长曲线、胞外核酸相对含量、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电导率研究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及自沉淀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分析对比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反应前后抑菌作用机制是否发生改变。结果 差示热量扫描法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与黄芩苷反应前后存在热量变化,该自沉淀是一种不同于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新物质或复合物,其官能团、紫外吸收均发生了变化。盐酸小檗碱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0.9375 mg/mL,MBC为7.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9375 mg/mL,MBC为7.5 mg/mL。黄芩苷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1.875 mg/mL,MBC为7.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3.75 mg/mL,MBC为15 mg/mL。自沉淀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3.75 mg/mL,MBC为3.7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3.75 mg/mL,MBC为3.75 mg/mL。3种物质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作用机制有所差异。结论 3种物质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出较好的抑菌活性,由强到弱为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自沉淀,均通过对细菌细胞膜造成损伤改变其通透性,影响细菌生长,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三种物质虽能使菌体内容物大量渗出,但对胞内物质泄出作用存在差异,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究中药自沉淀提供参考。
  • 药理与临床
    冯倩倩1 陈淼1 何嘉丽1 张晨宇2 徐荣2 陈春林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1): 90-99.
    摘要:目的 研究夫西地酸(fusidic acid, FA)联合黄芩素(baicalein, BE)在体内和体外对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特性。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微量棋盘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I)。采用FICI评价综合效果,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测定杀菌效果。利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和防耐药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ve window, MSW)进行测定,比较夫西地酸单独应用及联用黄芩素后防耐药突变窗的变化。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小鼠模型进行体内实验,测定FA和BE单独和联合治疗后生命体征、肺脏指数、菌落定植数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研究发现,FA与BE组合的协同效应为53.8%,相加效应为30.8%,无关效应为15.4%。此外,研究人员观察到,当FA与BE以特定浓度(分别为1MIC和1/2MIC)结合时,在24 h后对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ATCC29213、MRSA-ATCC43300和MRSA-210702212)均有杀菌作用。FA对这些菌株的MPCs为128~256 μg/mL,而MSWs为64~256 μg/mL。而当BE加入混合物时,菌株的MPCs降低到16~32 μg/mL,MSWs降低了8~16倍,说明BE提高了FA对这些菌株的抗菌活性。FA和BE的组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小鼠的生命体征影响很小。小鼠肺脏指数、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数、血清中炎症因子等实验结果表明,FA和BE组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很小,但联合用药组对小鼠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结论 FA单独应用时,MSW较宽,联用BE后,FA的MSW明显缩小。FA联合BE有协同杀菌效应,治疗小鼠金葡菌肺炎效果较单药组好。
  • 药理与临床
    李安一 李宏 刘柱 李娟娟 唐燕琼 迟雪 马香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1): 100-109.
    摘要:目的  探究cphA基因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β-内酰胺耐药性的影响,解析基因功能。方法 以维氏气单胞菌C4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cphA基因敲除株;利用比浊法测定生长曲线,微量二倍稀释法检测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phA基因对抗生素的响应表达;并通过分子对接解析CphA酶与抗生素互作的重要活性位点。结果 成功构建cphA基因敲除株,发现cphA基因缺失不影响维氏气单胞菌生长。虽然cphA基因在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处理下均响应性表达增加,但cphA基因缺失仅特异性导致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由耐受变为敏感,而对其他β-内酰胺类的药物敏感性表型并无影响。此外,分子对接结果表明,CphA酶的 Thr135、His174、Asn201 氨基酸残基是与亚胺培南分子形成氢键作用的位点。结论 维氏气单胞菌中的cphA基因特异性介导碳青霉烯耐药。本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维氏气单胞菌的耐药研究和β-内酰胺酶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药理与临床
    余建洪 张肃川 陈喻 华浩东 韦英 李健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1): 110-119.
    摘要:目的 了解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20—2022年临床分离菌株,采用VITEK自动化鉴定及药敏系统、纸片扩散法及E-test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以2022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临床菌株133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6%,革兰阳性菌占30.4%。前五位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4.1%和73.0%。耐利奈唑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和12.4%,分离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脑脊液中分离的4株肺炎链球菌均为青霉素非敏感菌株,未检出非脑脊液来源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为12.3%。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低,分别为1.1%和2.9%。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逐年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1.9%和6.9%。未分离出耐头孢噻肟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结论 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分离菌的耐药率呈现平稳或略有降低的特点。然而,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和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药理与临床
    冉倩1 梁鸽2 张翠涵1 程泽芳1 沈长虹1 程芳1 姚子晴1 张若琪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12): 1393-1402.
    摘要:目的 基于高分辨质谱仪、靶向定量代谢组学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附子理中汤(FZLZD)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
    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附子理中汤进行定性检测,将其测定的成分进行验证并结合有关文献报道筛选出可能活性化合物;然后利用靶向定量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筛选出的化合物进行靶向定量;最后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附子理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的机制。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党参炔苷、8-姜酚、10-姜酚、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6-姜烯酚、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6-姜酚、次乌头碱、腺苷、异甘草苷、异甘草素和甘草次酸20个活性成分,各不同来源的附子和甘草的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附子理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与癌症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AGE-RAGE信号通路,以及IL-6、IL-8等炎症通路有关。结论 虽然各来源都选用合格中药,但质量标志物的含量范围会影响其临床效果;将附子、甘草含量差异较大的活性成分:甘草酸、异甘草素、甘草素、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次酸作为主要筛选中的Q-marker;此研究有助于对中药不同来源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进行质量控制,对中药-疾病可能的通路靶点进行预测,为后续进一步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 药理与临床
    李彦1, 2 邓劲1 康梅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12): 1403-1408.
    摘要:目的 了解2022年四川地区临床分离真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促进四川地区抗真菌药物
    的合理选择。方法 收集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四川省29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真菌菌株,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标准,运用WHONET 5.6及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该研究共收集非重复真菌菌株16969株,其中念珠菌属占86.95%(14755/16969);隐球菌属占0.47%(80/16969);曲霉菌占8.07%(1371/16969);其他酵母占4.49%(763/16969)。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63.36%,9350/14755)、光滑念珠菌(15.09%,2222/14755)及热带念珠菌(6.44%,951/14755);在隐球菌属中,新生隐球菌占97.50%(78/80);在曲霉菌中,烟曲霉占比最多(56.16%,770/1371)。所有念珠菌属对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的耐药率或非野生型占比相对较低,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或非野生型占比相对较高。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的非野生型占比为10.29%,略高于唑类药物和氟胞嘧啶。曲霉菌总体对两性霉素B和唑类药物以及卡泊芬净的非野生型占比相对较低。结论 四川省2022年临床分离的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率或非野生型占比相对较高,需进行动态监测。
  • 药理与临床
    韩艺然1 李欣平2 朱坤鹏1 彭玉倩1 杨海燕1 邱少富1, 2 向莹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12): 1409-1416.
    摘要:目的 1株mphA和mcr-1阳性鼠伤寒沙门菌的鉴定及耐药特征分析;方法 分离自4岁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的1株鼠
    伤寒沙门菌,使用沙门菌血清凝集法进行菌株鉴定,质谱法复核鉴定结果;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耐药基因注释鉴定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通过质粒测序及生信分析进行质粒类型鉴定、质粒耐药基因、插入子等注释及质粒结构分析;通过质粒接合转移试验评估质粒的水平转移能力。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包括阿奇霉素、多黏菌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等临床常用抗生素药物耐药。耐药基因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株携带包括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mphA,多黏菌素抗性基因mcr-1在内的12类45个耐药基因及1个氟喹诺酮类耐药点突变gyrA S83F。质粒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一个260,008bp大小的IncHI2型质粒,该质粒携带包括mphA基因和mcr-1基因在内的19个耐药基因,15种插入子,4种转座子。质粒接合转移实验结果显示该质粒可以在肠杆菌目细菌之间水平转移。结论 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有效预防、控制耐阿奇霉素、多黏菌素鼠伤寒沙门菌的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 药理与临床
    陆春菊 梁莉芬 傅春青 张耿思 李海艳 周冬梅 高程海 刘永宏 徐新亚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12): 1417-1422.
    摘要:目的 研究表伊快霉素(5'-epiequisetin)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毒力因子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表伊快霉素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绘制时间-抑菌曲线评估其持续抑菌效果;研究亚抑制浓度(sub-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sub-MIC)的表伊快霉素对MRSA毒力因子溶血素、菌黄素和脂肪酶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与光学显微镜观察评价表伊快霉素对MRSA生物被膜的作用;研究亚抑制浓度的表伊快霉素对MRSA运动性、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对MRSA细菌形态的影响。结果 表伊快霉素抑制MRSA的MIC为16 μg/mL。在sub-MIC浓度下,表伊快霉素可抑制MRSA毒力因子溶血酶、菌黄素、脂肪酶的产生;表伊快霉素对MRSA生物被膜形成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胞外多糖的产生和MRSA的滑行运动;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表伊快霉素可使MRSA排列疏松,菌体皱缩。结论 表伊快霉素能够显著抑制MRSA毒力因子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够减少MRSA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可作为抗MRSA药物研究的先导化合物。
  • 药理与临床
    夏翠萍1 汪业梅2 王金宇1 王中新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12): 1423-1430.
    摘要:目的 分析近平滑念珠菌、拟平滑念珠菌、似平滑念珠菌生物膜产量和代谢活性特点及氟康唑对其生物膜形成的
    影响。方法 收集111株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拟平滑念珠菌和似平滑念珠菌,通过结晶紫、甲基四氮盐、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分析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之间生物膜产生特点,并观察氟康唑对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生物膜形成不同时间段的影响。结果 在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中,除了3株尿液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外,其余108株(97.3%)均可产生生物膜,近平滑念珠菌的生物膜产量和代谢活性均最强,且生物膜代谢活性在不同培养时间段(6、12、24、48、72和96 h)逐渐升高,在72 h时达最高,96 h时反而降低。拟平滑念珠菌、似平滑念珠菌虽均可产生生物膜,但生物膜的代谢活性在各个培养时间段均较弱,且在各个时间段无明显差异。血液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生物膜产量低于其他分离部位,生物膜代谢活性也最弱。氟康唑在不同培养时间段均可抑制生物膜的形成,48 h抑制作用最强。结论 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中近平滑念珠菌的生物膜产量和代谢活性均最强,血液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生物膜产量和代谢活性低于其他分离部位,氟康唑对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生物膜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药理与临床
    陈婷婷 林志强 吴水发 张清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12): 1431-1437.
    摘要:目的 回顾性研究利福平对伏立康唑谷浓度的影响和影响持续的时间,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2018年5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均使用过伏立康唑和利福平且进行伏立康唑TDM的病例,汇总患者的一般资料、利福平给药方案、伏立康唑给药方案、其他合并用药及伏立康唑TDM结果。结果 共纳入32例患者,15例同期联用利福平,17例未同期联用利福平。联用利福平组伏立康唑平均谷浓度为(1.58±3.01) mg/L,66.7%(10例)患者低于目标范围下限,达标率为26.7%;未联用利福平组伏立康唑平均谷浓度为(3.67±2.44) mg/L,0例患者谷浓度低于下限,达标率为82.4%,两组谷浓度分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联用组中,谷浓度低于目标范围的10例患者,首次TDM时机均为停用利福平7 d内,其中6例患者停用利福平后多次复查谷浓度,3例在停药7 d后谷浓度上升至目标范围下限;联用组内首次TDM谷浓度>1.0 mg/L的5例患者中,3例为危重症患者,SOFA评分均大于10分,其中1例同时联用大剂量PPI;1例在利福平停药第7 d实施伏立康唑TDM;1例在联用利福平前谷浓度超标。结论 伏立康唑与利福平联用时,谷浓度显著降低,利福平停药7 d以上,谷浓度可能恢复至目标范围内;利福平对伏立康唑的代谢诱导作用可能受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
  • 药理与临床
    刘婷 曹忠强 陈森敏 陈泽彬 袁秀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 48(12): 1438-1440.
    摘要:目的 探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与长春新碱联用引起血液肿瘤患儿发生神经毒性,提醒临床对三唑类抗菌药物与长春
    新碱的药物相互作用引起重视。方法 报道3例血液肿瘤患儿,长春新碱与三唑类抗菌药物联用致严重的舌体麻木伴疼痛、肢端麻木、腹痛等神经毒性,停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并给予相应处理后毒性明显缓解。结果 长春新碱的神经毒性为其常见不良反应,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联用可加重其神经毒性。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和长春新碱的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避免联用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刘昌孝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