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综述”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姜悦1, 2 王宇1, 2 易湘茜1 高程海1, 2 刘永宏1, 2 曹沛1, 2 白猛1, 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4): 363-382.
    摘要:环肽是一类主要由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形成的非线性含氮化合物。短杆菌肽抗菌剂是在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的该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更多的天然环肽类似物被公开报道。本文对1986年12月—2024年6月,从真菌资源中共获得的121个环状四肽、五肽和六肽的来源、化学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此外,大多数的环肽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抗菌、抗疟疾、抗炎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思路。该综述为今后探索和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环四肽、环五肽和环六肽提供了参考数据。
  • 综述
    崔润博 陈渺渺 洪守强 李嘉豪 杨琼 赵西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2): 160-170.
    摘要:消毒剂有效地帮助人类杀灭有害微生物,在防止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传染过程中,
    消毒剂的使用量激增。消毒剂的过量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与污染,更为隐蔽的一个后果是促进细菌抗菌药物耐受性/耐药
    性的产生和传播,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又一大挑战。目前的研究证明,基因突变与水平转移、外排泵编码基因表达上调和孔
    蛋白编码基因表达下调、生物膜和应激反应是消毒剂促进细菌抗菌药物耐受性/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本文总结了近些年的研究成
    果,阐述了主要的消毒剂促进病原菌耐药机制,并列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以此来延缓消毒剂介导的细菌抗菌药物耐受性/耐药性
    的产生和传播,为更好地进行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借鉴与指导。
  • 综述
    张雪 张昕阳 汪波文 苏洁 薛云新 赵西林 朱伟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2): 171-184.
    摘要: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抗感染的巨大阻力,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耐药性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寻求降低抗生
    素用量的抗感染方案。本文梳理了抗生素和宿主免疫的关系:发现不同抗生素可直接影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功能,也可以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等间接影响宿主免疫;而补体系统和细菌特异性抗体往往可以促进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总结认为:抗生素对
    宿主免疫的影响具有复杂性;激活宿主自身免疫将有助于对抗细菌感染,同时会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进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
    展,有效利用宿主免疫也是应对耐药细菌的积极策略。
  • 综述
    聂子涵1, 2 肖丽生1 赵西林1, 牛建军1, 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1): 6-14.
    摘要: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病原体,常见于社区和医院感染,可引发肺炎、眼内炎和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可分
    为经典型和高毒力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具有更多种类和数量的毒力因子,能够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最初认为高毒力肺炎克
    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治疗较为敏感,但随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滥用抗生素导致肺炎克雷伯菌出现了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
    了巨大挑战。细菌获得耐药性通常包括以下两种途径:耐药基因决定簇的水平转移和自身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缺失。这种获得
    耐药性的途径通常伴随细菌致病性的变化。本综述主要介绍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因子和耐药机制,并综合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
    影响,为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 综述
    广承灵1 张笑恺2 王于3 熊廷蓉4 邹全明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 50(1): 15-21.
    摘要:抗生素一直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出现了多种耐药性菌株,抗
    生素的疗效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显。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非抗生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方法,以寻找新的治疗途径。
    目前,非抗生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方法包括免疫疗法、抗毒力因子疗法、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以下简称
    PDT)、中草药提取物疗法、噬菌体疗法。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或调节免疫反应,提高机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抵抗
    力,从而抑制感染。光动力疗法利用光敏剂(photosensitizer,以下简称PS)、光和内源性分子氧来根除病原微生物,实现治疗效
    果。此外,对中草药提取物、金葡菌噬菌体的研究也有所进展。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物质的机制和应用方式,有望实现非抗生素
    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突破。本文将简要介绍目前一些非抗生素治疗方法的进展。
  • 综述
    严茹钰 沈瀚 曹小利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12): 1360-1367.
    摘要: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不断出现及流行严重限制了抗感染治疗用抗菌药物的选择,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其耐药的主
    要机制。因此,针对β-内酰胺酶开发的抑制剂也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已有多种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药物问世或已投入临
    床使用。这些抑制剂的研发不仅为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提供了新的希望,而且也为抗菌药物的再利用和研发提供了重
    要思路。本文将对这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抗菌机制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综述
    杨敏1 王渝凯1 王俊逸1 徐玉玲1, 陈彦2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12): 1368-1373.
    摘要: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关注不断
    增加,为实现中药的毒理风险可评估性,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刘昌孝院士等于2007年提出网络毒理学(network toxicology)的概
    念,是通过网络数据分析提高中药毒性预测效率的重要方法,网络毒理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开始在中药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本文介绍了网络毒理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综述了近年间网络毒理学在预测中药潜在毒性成分上的应用,探讨了网络毒理
    学的现存问题及挑战,旨在为网络毒理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综述
    钟樱 方芳 朱靓 薛云新 王岱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11): 1271-1280.
    摘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作为人畜共患致病菌,暴发性感染可诱发严重的全
    身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然而传统的抗生素治疗不仅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还会促进志贺毒素
    (Shiga toxin, Stx)的释放,从而加重病情。因此亟需开发新型抗EHEC感染药物。植物天然产物因其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在抑
    制细菌生长和抗毒力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成为研发新型抗EHEC感染药物的重要资源库。本文通过介绍植物天然产物,在
    此基础上对抑制EHEC生长和毒力因子的植物天然产物分别进行总结,为寻找预防和治疗EHEC感染提供思路和依据。
  • 综述
    安婷1, 2 谭慧1, 2 郭蓉1 马晓丽1 文怀秀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9): 961-985.
    摘要: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近年天然产物的研究热点。篮状菌属(Talaromyces sp.)是一种重要的内生真菌,是青霉属
    (Penicillium)的有性型属菌种。Talaromyces sp.属分布广泛,其次级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类、多肽类、酯类和聚酮类等,其中一
    些具有抑菌、抗炎和抗肿瘤等活性。Talaromyces sp.属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农业的生产,并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Talaromyces sp.属在医药、食品和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本文共收录了338种篮状菌属的次级代谢
    产物,包括38种生物碱、116种酯类、47种异香豆素类、69种聚酮类、16种醌类和52种甾体类及萜类化合物,这些数据能够为
    以后Talaromyces sp.属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医学、农业和环境等方面做出贡献。
  • 综述
    陈姝璇1, 2 董思瑶1, 2 王彦改1 陈冰1 白向荣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9): 986-994.
    摘要:目的 基于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分析多黏菌素B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以“polymyxin B,
    Aerosporin”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和PubMed中检索近5年的英文文献。用VOS viewer作关键词和研究热点分
    析,总结多黏菌素B的抗菌机制、耐药性机制与检测方法、药代动力学及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共纳入分析英文文献2012篇
    (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8日),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发文量最多,学者Li Jian被收录的文献最多。
    中国发文量最高,美国总被引频次最高。结论 多黏菌素B的耐药性机制、药代动力学和联合治疗方案优化是目前的研究热
    点。其中脓毒症是近年来多黏菌素B的关注焦点。
  • 综述
    李国庆 陶倩 李国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8): 841-850.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碳青霉烯类药物曾被人们认为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
    染的首选药物之一。然而,随着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敏感药物越来越少,如何治疗耐碳青霉
    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治疗现状、新型化合物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等3个方面,对治疗耐
    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旨在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和新型药物开发提供参
    考。
  • 综述
    朱靓 欧阳谭亮 李云鹤 钟樱 薛云新 王岱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8): 851-859.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可导致孕妇早产、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和肺炎等多种疾
    病甚至死亡。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南建议所有孕产妇在孕35~37周应进行GBS筛查,对检测阳性的孕产妇进行产时抗生素
    预防。使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且无法预防GBS迟发性感染,随着细菌抗生素耐药逐年严重,探索成本更低、更有效的
    预防GBS定植感染措施尤为重要。GBS是一种可通过食物传播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研究其在肠道中的定植至关重要。肠道内
    共生细菌可通过肠道定植抗性机制抑制肠道病原体的定植和扩张,减少肠道GBS逆行性感染生殖道的风险,具有成为防治GBS
    的一级预防措施的潜力。本文着重探讨肠道定植抗性对GBS定植感染的影响,以及基于此的益生菌应用。
  • 综述
    曾珊1 伍晓乐2 徐杨1 李秭钰1 唐焓嫣1 雷诗懿1 王渝凯1 徐玉玲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8): 860-866.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起病隐匿,三多一少是常见症状,目前发病机制尚不
    明确。若血糖控制欠佳,5~10年会诱发一系列其他疾病如语言障碍、血管病变、中风瘫痪等,严重损害患者健康,威胁生命。
    目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该病进行治疗干预成为最新研究方向。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用药,能有效降低血糖,缓解T2DM所带
    来的心绞痛等并发症。已有研究表明中药、中药复方及活性成分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菌种类、数量、相对丰富度、代谢途径
    等调节糖尿病炎症或刺激胰岛细胞,以达到治疗或舒缓T2DM症状的目的。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药影响肠道菌群治疗、干预
    T2DM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在肠道菌群研究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期望能为中药更全面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提供参考。
  • 综述
    薛原 万家欢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8): 867-875.
    目的 总结我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优势特征与不足之处,为后续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
    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方法,对2003—2022年我国中央层面出台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政策的政策结构要素、内容要素展开
    分析,并由此构建基于PMC指数模型的评价体系展开政策评价研究。结果 我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中,各类政策工具
    均有涉及,但以环境型为主。近5年内的9件政策文本PMC指数均值为6.11分,属于优秀水平。结论 我国已初步建立医疗机构
    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但仍存在政策结构发展不均衡,跨部门交流合作有限的问题亟待改善。
  • 综述
    徐敏1 王丽卫1 辛念1 邓玉林2 刘凤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7): 764-771.
    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不断进化和传播,尤其是“超级细菌”的出现,导
    致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治疗也变得更具挑战性,因此,新型抗生素的研究至关重要。进入抗生素后时代以来,大
    批新技术、新方法为新型抗生素的筛选提供了思路。本文对新型抗生素筛选和替代方法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包括从天然产物中
    筛选、采用化学合成或合成生物学方法筛选、基于组学技术的筛选、人工智能辅助筛选、药物再利用和联合用药以及抗生素的
    替代疗法如单克隆抗体疗法、噬菌体疗法。新型抗生素的筛选对于应对多耐药菌、治疗新兴疾病、提高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
    义,药物再利用、联合用药及抗生素的替代疗法可以降低药物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为医疗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 综述
    吴文琦1 李家扬2 田赛3 吴秀文1 任建安1,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7): 772-778.
    头孢地尔是一种新型头孢菌素,体外抗菌活性高,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均有不错表现,对临床常见的碳青霉烯酶
    稳定,可模拟铁载体进入细菌周质间隙,因此几乎不受膜孔蛋白和外排泵的影响,但也促使细菌进化出各式各样的耐药机制。
    本文梳理了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地尔的耐药机制,归纳总结各类细菌的耐药特点,深入探讨头孢地尔耐药的各方面因素,以
    期为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综述
    任静宜 王美娟 周文娟 柳忠豪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7): 779-785.
    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人类公共健康领域的巨大危机,影响生命安全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氯己定
    (chlorhexidine, CHX)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消毒剂之一。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发现,CHX应用与抗生素耐药性密切相关。一方面,已
    有研究证实CHX可诱导多种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发生抗生素交叉耐药,甚至出现对最后一线抗生素的耐药性;另一方面,
    CHX与抗生素可能存在共耐药。主动外排泵的过度表达及细胞膜的相关改变是CHX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性中的重要机制。然
    而,CHX被广泛无限制地应用于临床领域,其潜在风险被严重低估。因此,本文将回顾CHX与抗生素耐药性的相关性及其相关
    机制,以提高CHX临床应用的警示。
  • 综述
    田佩灵1 杨键1 李高阳1 蒋盈盈1 罗勇2 刘晓凤3,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7): 786-794.
    病毒性疾病一直对人类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中药注射剂在急性病毒感染的治疗中能快速缓解病情,在临床中发挥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疗效虽迅速,但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争议,2023年召开的我国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建议推动
    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评价,以明确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佐证,有助于全面认识中药注射剂的临
    床价值。本文对常用治疗病毒性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处方与成分、有效性、安全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注射剂对病
    毒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未来方向提供参考,全面认识抗病毒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价值。
  • 综述
    崔嘉伟 豆梁丁 赵西林 王岱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6): 601-610.
    摘要:MmpL(Mycobacterial membrane protein large,MmpL)蛋白是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类重要外排泵转运蛋白,主要参与底物转运,也能介导耐药发生,是潜在的抗结核靶点。本文从MmpL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耐药机制、蛋白抑制剂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MmpL蛋白的功能研究及分枝杆菌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建议。
  • 综述
    卢宇欣 陈雪帆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 49(06): 611-618.
    尽管抗生素在早期取得了成功,但由于耐药细菌的出现和传播,目前对于细菌感染的治疗仍然是全球最严峻的健康挑战之一。改进现有的抗生素药物传递系统是当下克服该问题的最有前途的研究策略之一。近年来,脂质体载药系统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炎症部位抗生素的局部浓度,改善药物生物学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抑制细菌诱导耐药性的产生,并有利于减小全身给药剂量,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本文对脂质体作为抗生素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脂质体作为抗生素载体的优缺点,以期为抗生素脂质体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创刊

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编:蒋建东

常务副主编:刘涛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周洪彬

编辑:《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ISSN:1001-8689

CN: 51-1126/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华冠路168号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邮编:610106

电话(传真): 028-84618674

邮箱: siiacjap@126.com

邮发代号:62-19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1034000074

高被引文章 更多